讲完故事,周平奇怪地问:“殿下看我作甚?”
“周侍卫遇到什么喜事了?”
周平笑:“以前不小心放跑的鸟儿飞回来了。”
“放走小鸟,仁德之举,天理昭昭,善恶有报。”赵受益老气横秋地模仿太傅的语气。
周平警惕地看着小豆丁摇头晃脑的动作,决心遏制这股不妙的势头。
“私底下说话,不要总四个字四个字地念,脑袋会变笨。”
“这是为何?”赵受益被周平瞪一眼,改口道,“为什么?”
周平知道‘没有为什么’的答案打发不了求知欲旺盛的孩子,想了想道:“四字框架是死的,舌头是活的,就像活水冲刷形成河道一样,从来都没有让死物套住活物的道理。用相同模子做出来的糕点,看多了也就腻了。”
“可娘说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赵受益不解地眨了眨眼睛。
整个皇宫都是条条法规制成的牢笼,事实如此,并且,周平总不能说是皇后错了,只好道:“殿下累了,暂时将属下的话忘了罢,总有一天会明白的。”
“哦。”
赵受益懵懂地点了点头,他闭上眼睛,又睁开:“周侍卫,这次你还打算放走那只小鸟吗?”
“……若是我想留,大自然也不会答应的。”你那爹可不是一般的不讲人权。
面对更加疑惑的小皇子,周平觉得和一个小孩讨论这个没什么意义:“时候不早了,杨妃娘娘还要过来,殿下该睡了。”
自从知道小娘每晚都要过来给自己盖被子之后,赵受益就不再缠着周平讲故事到半夜了,小小的孩子合上眼睛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周平并非完全没有留住小王爷的方法,只是要赵受益的配合。当初这小皇子的高烧,不就留了赵允让三年么?若是他摔了胳膊崴了脚扭了脖子折了腰……这些不都是现成的留住小王爷的借口吗?
哄骗一个皇子并不是轻松的活,尤其当这个赵家血脉聪明绝顶的时候。
周平终于能体会当初张狐狸教授自己轻功时那种挫败的表情从哪里来的了,徒弟太聪明了真的不是什么好事。四到六岁是孩子记忆力最强的时候,口诀心法才念两遍,赵受益就记住了,接下来教授的步法他也记得丝毫不差。
眼见赵允让离京的日子越来越近,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赵受益越来越健康的身体在地上欢快地蹦跶。
讲学
周平还不至于坏到蓄意伤害皇子的地步,他只是在坐等赵受益犯错的时机。
赵受益毕竟孩童心性,学了一招半式就喜欢卖弄比划,自俟武艺趁周平休息的时候偷偷跃上树,在刚好路过的宫人的惊呼中终于摔了下来。
若是一般的孩子,跌破膝盖也不算什么,但深深受圣贤书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教导的士大夫们却不这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