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5章
小清在产房里经过一夜艰苦奋战,在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顺产为赵家添了一个男丁。
“四个儿,俩孙子俩孙女,两个好字。”
杜红英欢喜得很。
一视同仁,前面的孙子孙女有的,这个叫阳阳的孙子也有。
杜红英将早就准备好的贺礼送上,然后就是打电话报喜。
老赵家的,老周家的,老杜家的,挨个儿去说一声,自然是得到了各种祝福和恭喜。
小清从医院回来的第二天,梁阿妹还真就背上行囊开启了她的另一个旅程。
“我妈要不是为了等我生产,年前就跑了。”小清道:“她说趁她现在还有想出去的欲望就多出去走走看看,等老了不想动了,就回来养老了。”
“是啊,想出去能出去,那就多出去。”
杜红英就想起了冬梅娘,上了年纪连坐飞机看重外孙的兴趣都没有了。
小清坐月子,杜红英还是只动口不用动手,也越发感慨跟不上时代:月嫂带孩子不仅管吃喝还要和婴儿互动,抚触按摩,还有什么游泳,套一个泳圈在孩子脖子上,小家伙就在水里扑腾了。
孙子面前她帮不上忙,儿媳面前也没什么忙可帮。
浩轩有一周的陪产假,然后每天下班准时回来,就和他媳妇窝在房间里或沙发上。。。。。。哎呀,杜红英都感觉自己是多余的。
偏偏,儿媳妇坐月子的时候,她还不能走,毕竟梁阿妹这个亲妈已经跑路了,自己这个当婆婆的再跑就不合适的。
乡下老话不是说嘛,月子仇不共戴天!
不管怎么样,长辈总要留一个在他们身边看着点。
也幸好自己给了他们一个四合院,房间多能有效避开尴尬,否则这日子没法过一天。
每当浩轩休假的时候,杜红英就会去看乐乐的孩子或者回赵家老宅找赵崇庆聊天喝茶。
赵家老宅,随着二老去世,孩子们长大一个个成家立业飞出去了,常年居住的只有赵崇庆夫妻俩。
阿姨也由以前的三个减少到了一个,整个院子又大,再回来时就感觉到很是冷清了。
“你二叔说过两年他们会搬回来住。”赵崇庆道:“可是一个大院子只剩下几个老家伙有什么用,一家一屋啊,还是要有小孩子才热闹。”
赵崇庆还问过浩宇、浩轩要不要搬回老宅来,偏偏他们都不乐意。
小年轻有自己的小空间,这倒也无可厚非。
说话间又说起了赵月岚。
“这丫头和梁阿妹有得一拼,真不愧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天南海北的到处跑。”赵崇庆道:“好在小洪是个好的,总是由着她折腾。”
“那是她眼光好,为自己选了一个好夫婿。”
想当年,老爷子他们是反对的,但是她没有妥协,没有放弃,硬是让老爷子他们见到人后改变了态度。
所以,幸福是要靠自己争取的。
姑嫂两人聊天,聊着聊着,自然就聊到了小五。
“小五从小就是一个有主见的孩子,胆大心细,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标,没人能左右得了她。”
“哎,想着她年纪不小了,她还没从那小伙子的事中走出来,以后怕也再难有人入她的眼。”
在杜红英老旧的传统观念中,女人始终还是要嫁人生子才算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