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3章
有些人追求的是轰轰烈烈,有些人去想要过平平淡淡的生活。
杜红英时常觉得重生以后的每一天都是上天的恩赐,所求并不多,但是老天爷还是很厚爱她的。
回军区和高志远汇报家里的情况。
“几个老人身体保养得还不错。”
特别要表扬的是冬梅娘。
以前冬梅娘的节俭是出了名的,剩菜冷饭她都要吃完。
后来肠胃出了问题,杜红英和杜红兵苦口婆心的劝说:到底是你节约那点值钱还是医院花费值钱?
而且出了问题还要上医院。
“我娘以前还觉得我们是铺张浪费,说她年轻的时候说我们小时候没饭吃,稀饭都难照出人影儿,现在有了就浪费了。”
“可不,我也觉得是浪费。”高志远道:“所以,我是打多少吃多少,绝不浪费一粒米。”
“你一个人在食堂吃当然是这样了,家里煮饭人多人少胃口好坏都没个定数,总会剩点饭菜。”杜红英道:“娘以前是要放着第二顿吃。现在想明白了,就端去喂鸡鸭。”
老太太第二次生病后,家里鸡鸭这些都不喂养了,她会把剩菜剩饭端给隔壁邻居们喂,反正是不会再吃了。
“喂鸡鸭不算浪费。”
“是啊,这样她心里就没有负疚感。”杜红英道:“要说活得最明白的还得是你那个后娘。”
邱琼先已经活成了村里老太太们羡慕的对象。
在那个年代死了男人守寡的女人不少。
都想着养大儿女就好了,就轻松了。
结果,养大儿女还要养孙子孙女,干不完的活完。
到老了,走不动了,却遭到年轻人嫌弃了。
日子过得艰难的不在少数。
特别是同样守寡的林三娘,谈起自己的过往就苦笑。
“他爹走了我才三十七岁,拖着两个娃娃。”林三娘说起自己的故事满满的遗憾:“第二年我表姐给我介绍一个山川镇矿上死了老婆的男人,也有一个娃,我当时脑子打铁了,就想着不去给人家当后妈,就把自己这两个带大了就好了。”
结果呢?
孩子带大了,辛辛苦苦给他们成了家,带大了儿子又带孙子,现在七十六岁了没办法了,两个儿子商量着轮流养老,不管去哪一家都得看儿媳脸色。
“林三娘说她没嫁的那个男人,表姐后来又把她男人那边的一个未婚的表妹介绍过去,结果那表妹自己生了一个女,把前面一个当亲儿子一样的养,现在儿女都孝顺,男人还拿退休工资,日子过得相当好。”
“人就是这样,选错了就是一辈子。”高志远淡淡的说:“是自己的机会就得抓住,她没抓住怪不了别人。”
这话有道理。
如果当年邱琼先因为自己儿媳妇的挑唆将这门亲事搅黄了,她自己没个脑子做不了主,没有嫁高建成,之后的日子想想也不可能有这么好。
“还有咱爸。”杜红英事无巨细向高志远汇报:“小姑和二叔留他在京城都留不住,非要回西南陪咱妈,高志远,我觉得,咱爸算是情圣了吧?”
“那我算什么?”
杜红英。。。。。。你就非要和你老子争?
不管怎么说,高志远黏媳妇倒是真的!
“我现在觉得这日子过得挺幸福的。”杜红英扳着手指算:“乐乐和小清的预产期差一个来月,不过,我觉得,他们应该差不多生,乐乐是双胞胎呢。”
说起这事儿,又有话说了。
“估计着田老师被气得够呛。”
“要我说,田老师是自己找些气来受。”高志远道:“你反对她就不嫁了;你不高兴她就不怀娃娃了?”
作为一个亲妈,闺女怀上娃娃了不是最先关心身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