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见到儿子的时候,李母只顾得高兴了。
第二天她就觉得不对劲儿。
儿子用的牙缸不是当初她给准备的那一个。(向北原来那个摔掉了很大的一块瓷,现在让他给藏起来了。)
这个牙缸上有一朵绿色的花。
晚上李母住在葛君如那屋了。
因为向北的屋子住不下他们三个人。
葛君如用的那个牙缸上面是一朵粉色的花。
两朵花是一样的。
这要是把两个缸子放在一起,像一对。
牙刷也是一样的,就是颜色不一样。
还有毛巾。
毛巾也是一样的,就是颜色不一样。
再看向北的床单。
像是新的。
但是这颜色和花色,怎么和葛君如那屋的那么像呢。
李向北仅留了自己够用的东西,甚至是刚刚够用的东西。替换的都没有。
他把节省出来的东西全捐了。
李向北的床单洗过之后不能马上干,他为了快点干,用火烤一烤,结果不小心烧了个大洞。
他用针缝了一下,就那么用着。
他怕让娘看见。
他自己的另一套床单让他捐了。
这床单自然是从葛君如那里借来的!
李母就是想破脑袋,她也想不到儿子把东西都捐了。
她以为是儿子和葛君如两个人有了进展呢!
李母是个淳朴的人。
她从没有觉得葛君如追着向北来到了这里,就是轻浮了,就看轻了她。她没觉得上赶子的女孩子不值钱。
反而是觉得在这么贫穷偏远的地方,有个姑娘帮着她照顾儿子,她挺开心的。
她对着葛君如,把儿子是夸了又夸。
刚开始葛君如觉得这是当母亲的,看儿子哪里都好,也挺正常的。
慢慢的听下去,她觉得听着不对味儿了。
李向北对她的态度有改观或者是有别的想法了吗?
绝对不是的。
她悄悄的跑去找李向北,问他做什么事了,让他娘误会。
葛君如当然是为了向北来这里的。
但是这种事儿是什么情况就是什么情况,不能让向北他娘误会了,回去万一再说出什么来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