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 第1737章 元朝开国以来的弊端刘邦直接喷了(第2页)

第1737章 元朝开国以来的弊端刘邦直接喷了(第2页)

双管齐下,大元的国库自然也就比之前华夏任何一个朝代的经济收入都要更差了。

这个问题,忽必烈作为开国之君已经意识到了,也是真想解决的。

可还没等他整明白这个道理呢,他就死了。

忽必烈死后,到铁穆耳即位。

铁穆耳作为守成之君,自然是原封不断地把弊端都给继承下来了。

于是这财政的窟窿就开始变大。

好在铁穆耳继承的是开国一代的基业,还是有点家底的。

当了十几年皇帝的铁穆耳翘辫子之时,这个窟窿只是扩大,还不到没救的地步。

真正让这个问题变得极其明显的,正是寿山的哥哥——元武宗海山。

海山当年凭借漠北大军南下,迫使已经搞定了上都卜鲁罕皇后集团的弟弟寿山让出皇位。

从海山的角度来说,上都、大都这两座都城中的大臣都不可靠,因为都和寿山联手过。

海山只能用自己漠北大军之中的将领大臣们来掌控朝局,并压制皇太弟寿山。

升官晋爵自然不在话下,各种金钱、土地赏赐更是犹如流水一般。

偏偏海山这个人吧,他本身推行的“至大新政”就是要全盘蒙古化的,也就是说他对汉地的实际情况一点数没有。

忽必烈的时候,赏赐给功臣的土地一般都是十顷,或者几十顷。

一顷地是一百亩,也就是说忽必烈赏赐的土地一般就是一千亩到几千亩。

但到了海山这个心里没数的皇帝眼里,他一看地图,一拍脑袋。

朕的大元幅员万里,几十顷地算什么?

至少一千顷起!

一千顷是什么概念?

十万亩!

也就是说,海山赏赐给一名功臣的土地,就相当于忽必烈赏赐给几十名功臣的土地。

这样一来,汉地本来就已经不算多的耕地,在海山的慷慨中急速缩水。

那收上来的粮食田赋等不就更少了吗?

海山还好大喜功。

为了表彰自己击溃察合台,灭亡窝阔台的功绩,他在上都、大都两处京师都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

这一来,国库里本就不多的钱粮就哗哗地流出去,眼见着便要没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好在上天还是给了大元机会的,在财政方面疯狂开倒车的海山只当了四年皇帝就死了。

寿山上位后,立马就停止了大都、上都修建宫殿园林的浩大工程。

看着好像是要变好了,但……其实没有。

道理也很简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