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没了。
重点。
后面这几位在后面能不能追的上唐磊他们这些前辈。
还是个未知数呢。
现在看起来只不过是有这个潜力罢了。
而想要达到唐磊,黄博他们这样的。
光有潜力那可是不够的。
仍旧得需要培养。
只是现在看着亮眼罢了。
这还是内地。
台城那边。
影坛自李力群、金士桀和高杰等人老去,张镇露面日少,
几乎也就剩下一个彭于岩尚在活跃。
情况和香城影坛有一点异曲同工。
不过内地影坛的主力演员们相对比较年轻,而香城那一批人已经在巅峰太久。
情况当然也有很多不同。
香城影坛的“后继无人”,
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个原因是资源的枯竭。
香城影坛的衰微,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99年的年度冠军《喜剧之王》系星爷作品,居然连三千万都没破,香城十大排行榜最后一名已经连续多年在千万边缘徘徊。
回看92年的“星爷年”,星爷霸榜十大票房榜前五名不说,
年度冠军《审死官》票房高达4988万,年度最末一名是龙叔的《警察故事3之超级警察》,票房也达3272万之多。
进入新世纪。
票房表现更是每况愈下。
这个十年,包括李桉的《色·戒》在内,一共只有五部电影过了四千万关口,其中三部是星爷的作品。
而在上个十年,九部年冠电影皆在四千万之上,可谓对比鲜明,年度十大排行榜最末一名更于2007年跌破千万关口。
10年的时候开始回暖。
先后有八部年冠电影的票房越过四千万关口,更有两部电影冲破六千万,
一部是曾子丹的《叶问》,
另一部是郭天王的《寒战2》,
其中《寒战2》更打破影史纪录并已经保持了六年之久,甚至十大排行榜最末一名有七年都在千万之上。
然而尽管如此,香城电影的颓势仍然不可遏止。
电影开拍数量逐日减少,
从历史巅峰期的年产300多部下跌至目前平均少于60部的境况。
实在令人唏嘘。
而这个情况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开工不足。
新人就更难获得机会,更遑论出头。
第二个原因是老一辈男演员的“超常规”强悍。
撇开八十年代的独苗谢大厨不谈,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周闰发、任达桦,到六十年代的刘天王、吴镇雨、梁朝韦、曾子丹、刘清云、郭天王和张家晖、林家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