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在日记本中如此写到。
他所在的社会是畸形的,他一直在试图改变。
改变自己融入这个社会,或者改变这个社会。
亚瑟接受邀请,来到莫瑞的脱口秀。
“小丑”盛装出席,在镜头前控诉着冷漠的人们、混乱的社会和无药可救的哥谭市。
然而毫无意义。
他试图用自杀来结束一切,但最终,他只杀掉了莫瑞,杀掉了自己的梦想。
“小丑”戴着面具,重新回到人群中。
他要和他的信徒们,建立城市新的秩序……
最终成为那个我们认识的那个癫狂、残忍、毫无人性的罪犯。
反英雄人设的套路通常是:人设是反派式的,但他最后却拯救了一直视他为妖怪的人,成为了众人的英雄。
这是商业电影里最常见的诸多模式化人设之一,
包括刚刚上映的《哪吒》也有类似影子。
而《小丑》则不是,它是一个非常规的电影。
亚瑟试图融入这个社会的行为,仿佛是“沉沦”,
而小丑“堕落”的模样却更仿佛在升华,仿佛在追寻真理。
……
“你这么搞,国内的影迷会放过你吗?”知道陆晨想法的唐磊不由地问道。
“这样的电影在国内上映会有麻烦的。”陆晨无语的说道。
“那你就不怕丑国那边找你麻烦?”
“怕什么?”
“这是搞事情啊!”
“我就拍了部电影,搞什么事情啊?再说,能不能搞成功,不还得看你吗?”
陆晨很是淡定的说了一句。
只要这部电影不在国内上映,陆晨就没那么大的心理负担。
在国内上映,搞出事情来。
他可是会很愧疚的。
而且陆晨说的也是实话。
事情能不能搞成功,关键还是得看唐磊!
曾有网友说,如果是钢铁侠面对小丑这样的反派,只需要一瞬间就能置之死地。
而蝙蝠侠的粉丝说,杀死小丑不难,难的是消除小丑的影响。
甚至如果在没有消除影响的情况下杀死他,只会让他的影响变得更大,这对于小丑来说是更广层次上的胜利。
这些话也适用于这里。
《小丑》能够造成多大的影响,就看唐磊能够引起多少人的共鸣了。
“你这样搞得我压力有点大啊!”唐磊撇了撇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