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则带着两名军事代表离开学校。
他们将要去缅北基地,去亲眼看看方文在电报里说的秘密武器。
2个小时后,飞机抵达缅北基地上空。
方文却没有降落飞机,而是拿起话筒切换频率呼叫。
“我是方文,现在开始准备火箭弹发射。”
指令下达完毕后,方文对身后机舱内的两名军事代表道:“龚修能、邵思慎你们带军事代表去观察窗,欣赏火箭弹发射效果。”
两人带着军事代表,来到用来投弹的投弹口,通过投弹观察镜,观看下方情况。
而在他们进入观察状态的同时,方文也介绍如何观察。
“你们现在看到的视野中,东面是车载集群火箭弹发射平台,它的目标是西面的一座靶山,靶山上有白色布做成的圆形图案,你们看得到吗?”
两名军事代表回应,表示他们确定了视野中的目标。
随即,方文拿起话筒命令下方。
“发射”
在两名军事代表视野里,东面突然暴起连串火光。
一枚枚火箭弹射出,向着同样的方向射去。
片刻后,火箭弹群集中了目标靶山区域。
连片的火光炸起,将整个靶山笼罩。
这光景,简直太炸裂了。
两名军事代表视线待在镜头中良久,才起身道。
“那是什么武器?覆盖面如此大!”
“我也想知道。”
方文微笑回道:“先别急,我们降落后慢慢谈。”
随即,他控制飞机降落在降落在缅北基地水上机场。
一下飞机,两名军事代表就期待的看着方文。
对于军人来说,火力不足恐惧症都会陪伴一生。
而类似喀秋莎火箭弹这种威力场面,可以极大弥补火力不足恐惧症。
方文微笑解释道:“它是来自苏联空气动力研究所的132毫米火箭弹,我将它进行了一些改造,让其更有泰山特色。”
“什么是泰山特色?”八路军代表问道。
“就是加了点料,让其在命中后产生更大的爆燃效果,这样的火箭弹,比单纯爆炸的效果要更好点。”
方文轻描淡写的描述着目前泰山132毫米火箭弹的情况。
一共2款。
一种是原型弹,命中后会爆炸,并形成大量破片攻击目标范围区域。
另一种是燃烧型火箭弹。
爆炸后会形成大片持续燃烧区域。
这样可以让火箭弹的着弹影响面更大,更持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