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船上也下来名军官。
军官用不太流利的中文道:“我需要检查货物证明。”
“我要先看东西。”方文回道。
军官向身后的船上挥手。
高大的水兵抬了两个木箱子下来,当着方文的面撬开,露出里面的82毫米和132毫米火箭弹。
方文拿起火箭弹看了下点头,示意身旁的孙掌柜。
孙掌柜拿出一张单据,与那名军官进行检验。
单据上有特殊暗记,只有交易双方才知道。
一番检验后,军官道:“可以确定,现在请把它们卸货吧,另外,我还有一个问题,我要什么时候才能拿到尾款?”
“10天后,这10天内你们的住宿饮食由我们来安排。”方文回道。
两人握手,算是交接完毕。
随后,泰山的工作人员开始卸货。
他们小心翼翼的将箱子从船上搬下来,放上卡车。
等所有货物都装车完毕,方文留下刘掌柜安排货船船员的生活问题,自己上车押货离开。
因为车上全是威力巨大的火箭弹,方文也不敢掉以轻心。
他驾驶第一辆卡车,带着车队开往机场。
回到了机场,这些箱子也不拆开,全部搬上水路两用型水上飞机。
带箱子总重23吨的火箭弹,想要全部运到缅北基地,需要20架次。
还好,泰山库存的水上运输飞机足够多,弄出20架一同起飞都不是问题。
因此,所有火箭弹装上飞机后,一次性运到了缅北基地。
到了那边,火箭弹卸货,放入炸弹厂的安全仓库中。
方文则随机取了82毫米和132毫米各一枚火箭弹,拿到了泰山研究院进行研究。
想要研究别国生产的军用武器,在没有图纸和资料的情况下,最好的方式就是拆开它,直接了解内部结构,从而研究出其运行原理。
方文的手段更简单。
他可以用自己的异能来解构。
研究所的地下室中,方文带上了自己专用的机械感知头盔。
带上头盔的同时,他启动了自己的异能,以机械感知视界观察面前的火箭弹。
首先解构的是82毫米航空火箭弹。
迭加了透视眼的异能,穿透了火箭弹的外壳,看到了里面的结构。
大体上,苏联制造的火箭弹和泰山研发的单兵火箭弹结构上是一样的,同样有战斗部、引信、火箭发动机和稳定装置组成。
但仔细观察下,方文还是看出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就是这些不同之处,才是苏联火箭弹的秘密所在。
(挂在82毫米航空火箭弹的苏联伊尔15双翼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