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在这西北局势看似错综复杂,却实则逐渐明朗,大宋渐渐占据上风之时,东北方向的辽宋战役,也缓缓拉开了序幕。
从大宋庆历元年开始,赵骏就已经在不断扩大海军规模,建造新型战船。
呼延守用见狄青自出海之后就一直眺望远方海洋,已经足足一個多时辰,便笑着说道:“狄帅以前应该没怎么出过海吧。”
说起来有些讽刺。
包括长六十余米,宽二十余米,排水量一千多吨的福船战列舰。
呼延守用见狄青诧异地看着自己,就连忙道:“不止是我们平海军,其它海军也根本不会打仗。”
此次出兵,狄青以枢密院副使的身份兼海军兵马总管。
不过他也没必要撒谎,因为他自从灭了安南之后,因功已经升为枢密副使。
赵骏组建海军是以打着保护海洋贸易,打击海盗的名义建立。
只是三衙属于虚职,算是退居二线不掌权。枢密院就不一样了,如今依旧是枢相,属于实权部门。
之后又陆续增加了四支,为山东登州威海军,两浙台州宁海军,福建泉州安海军,广东广州靖海军,总规模达到了七支舰队三万余人。
此刻狄青立于主舰“护国舰”的甲板上,身后的披风招展。陆地上打仗习惯了,海洋打仗却是头一次。
狄青倒是颇为老实。
根据北宋宣和年间航海家徐兢所著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北宋就已经有了单龙骨的尖底船,名曰“福船”。
其余排水量二至五百吨的突击舰、冲锋舰、登陆舰、作战舰、补给舰、后勤舰若干。
一支海军舰队人数为五千人,以一艘福船战列舰为主舰,配备二十四个车轮桨,五十名划桨水手,二十七门火炮,三个大型风帆,整体能容纳四百余人。
还有长四十余米,宽十余米,排水量八百多吨的飞虎护卫舰。
整个海洋,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与之匹敌的对手。
若是加上驻扎在对马岛和济州岛的一部分海军,总吨位大概在八万左右,人数规模也有四万之众。
狄青傻眼了,瞪着眼睛看着他。
宋代武将升职就已经不是升为某某校尉,某某将军了,而是往三衙或者枢密院升,如三衙的三大指挥使,以及枢密院使。
他的身边站着登州平海军的指挥使呼延守用。
以及三十余米长,八米宽,排水量六百多吨的海鹘攻击舰。
狄青纳闷,这TM不会打仗要你们何用?
“因为没打过啊。”
呼延守用双手一摊道:“海上全是我大宋的军舰和商船,即便有海盗,就他们那点小破船,都不用火炮,直接撞上去都能将他们碾碎,哪来的仗打?”
“额”
狄青一想也是,大宋海军自建立起来就没有过对手。
因为对手根本没组建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