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话,程金荣只简单回答,然后道:“妈,我去找同学耍了。”
“嗯,早点回来。”
“知道了,我走了,姑姑再见。”
程东英脸上始终堆着笑:“再见再见,金荣越来越有礼貌了。”
看着程金荣走远了,金玉珍才道:“姐,你刚才说有事,啥事?”
“那个,玉珍啊!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你姐夫没在学校代教了,教育局给学校分了好多师范毕业的学生,不缺老师了,现在闲在家里又没事。种庄稼吧!你也知道,一年到头累死累活从土里刨不出几个钱,我就跟你姐夫商量想干点别的啥。”
“干别的?姐,你想好要干啥了吧!”
程东英瞅了瞅一直低头缝衣服的老娘张连英,不好意思地笑道:“我们想…想把你们淘汰下来的旧米机买来,在我们那里也开个加工厂。”
“哦。”金玉珍大舒了一口气。
还以为得是多大的事呢,就这么点事呀!不用脑子想就知道,程东英先去的木器厂,肯定是跟程东泉说过了的。
见金玉珍半天不开腔,程东英心里就犯嘀咕了,难道金玉珍不答应?
“那个…玉珍,你看估价多少钱,回头我给你拿来,你们要是后面还会用这个米机,那就算了。”
“用倒是不会再用,只是…”
“只是啥?”程东英一听话有转折,有些
慌了。
“姐,我是说那个米机性能怕是跟不上形势了,自己打米自己吃还行,要是加工米往出卖,可没有一点竞争优势。”
“加工米去卖!我们哪敢有那么大想法呀!我们就想着挣人家一点加工费就知足了。”
金玉珍点点头道:“要是这样的话,这个机子倒是能用几年。”
“这么说,玉珍,你答应了?你估个价,多少钱,我回去就准备。”
金玉珍看了看张连英,恰好迎上张连英渴望的目光。
张连英三个儿子基本过得去,唯独女儿程东英这些年依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张连英每见一回女儿,心里难过好一阵子。
要站在程东泉和张连英的角度想,他们肯定不会主张要钱。
金玉珍多聪明,从张连英眼神中似乎读到了什么,抿嘴而笑道:“姐,还要啥钱呀!你看啥时候你们空了拉走就是了。”
“咦?那咋行?玉珍,钱多少要给一些的,这个米机你们卖废铁还要卖不少钱的。”
张连英闻言已面带微笑,金玉珍对女而程东英如此大方帮助,让张连英更高看金玉珍一眼。
这一细节当然没避过金玉珍的目光,姐姐程东英过得的确苦,要是这台米机送给她,能改变他们贫困的现状,何乐而不为?
金玉珍笑道:“姐,一家人莫说两家话,旧米机值不了几个钱,送给你们了,往后要是挣到钱,多回来看看妈就是了。儿行千里母担忧,妈可成天
心里记挂着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