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呜……”
唐源源不想说话,只大口大口的刨着饭,硬是将一顿酒楼菜吃出了自助餐的架势。
桌面上这些菜她要全部吃掉!这些可都是她的血汗钱买来的啊!
顾言生笑着瞥了唐源源一眼,夹了一筷子鱼肉放在唐源源碗里。
“吃慢点,没人和你抢。”
“对了徒儿,这段时间你有没有一些别的感悟啊。”
天元道长忽然提到。
“啊?”
唐源源张开嘴,口中嚼着的大米饭险些掉出来,被顾言生给擦去。
“森么感悟?”
顾言生看着她嘴角的饭粒皱眉:“等吃完了再说话。”
“就是关于民生啊,长安候府名下的铺子当中也有粮店吧,你觉得米价比之如何?”
唐源源放下碗,认真的思考了一下:“五道山脚下的粮食一石三百文,京城一般的粮食均价在五百文左右,娘亲卖的价格较为便宜,在四百五十文一石左右。”
天元顿时有些惊讶:“你这丫头知道的这么清楚?”
唐源源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
没办法,之前不能走的时候,秦千里总是喜欢抱着她,自然每天总有一段时间要窝在她怀里一起看账本。这久而久之,对于京城里的粮价也就熟悉了。
“那你可知,寻常人家一年的嚼用是多少?”
“emm……”
看着唐源源一头雾水的样子,天元道长以为她不知道,便摸了摸胡须,准备笑着说出答案。
“如果师父说的是京城的话,约莫在八两到二十五两之间。”
“……额。”
天元道长的话卡在了喉咙里。
唐源源继续说道:“寻常人家一般是一家五口,每人每年大约吃五百斤米面,这就需要银钱七两六钱,若是买油盐酱醋茶约莫在一二两银子;一人做一身衣服,用布3米,每人每年做四套衣服,每年就是两匹布,棉花约三十斤,折合下来四两半约莫五两,但是衣服不是每年都会损耗,而寻常人家穷些的家庭未必会做新衣服,长子穿旧了给后生穿,折合摊销下来一件衣服可以穿六七年……”
唐源源口若悬河的说了半天,上到衣食住行下到婚丧嫁娶,全部说了个明白,然后才回答。
“所以大概在八两到二十五两之间,结果估计会有误差。”
一旁的天元道长都傻了。
“你这丫头……怎么对民情了解的这么厉害!”
户部尚书都未必敢说比她了解的更多。
“因为我娘亲是开这些店的啊,我当然知道了。”
唐源源一摊手,理所当然的样子。
“……”
天元道长沉默了良久,最终长长出了一口气,对唐源源道:“为师先去外面看看风景,等会儿回来同你说话。”
“哦好。”
等到走到了没人的地方。
天元激动在原地又蹦又跳。
“我滴个老天!真是被老夫捞到先天仁君圣体了!”
“对百姓民生如此了解,如此深入体察民情,未来怎么可能不是圣明君主!”
“亏老夫还怕她不懂民生疾苦,特意搞这些小动作去试探培养她!真是多此一举,多此一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