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惯了风风雨雨的人,忽然间从这个年轻人的话中,听到了一些过去听到过的,见到过的声音与人。
理想之火不会熄灭。
我死了,那就麻烦你,把这星星之火传承下去。
我相信,总有一天,会烈火燎原。
“难怪呢。”难怪会选择他,他明白了。
四机部的部长留下这么一句话便离开了。
贺兰山目送人走开。
他也有担心,有过心绪不宁的时候,但更多的想到那个名字,带给自己的是一种力量。
那才是她最希望看到的。
记着我们的约定。
贺兰山低声重复了一句,“我记着呢。”
今年,今年一定可以!
……
报纸传媒时代,甚至连报纸新闻的传递都不能及时的眼下,很多人对七月下旬首都发生的事情知之不详。
偶尔能够知道只言片语,都足够在茶余饭后讨论国家大事。
总之与真相可谓相差两个筋斗云。
但依旧乐此不疲。
毕竟从古至今,一向如此。
芜湖这边也有些风声,一度也有些人想要捣乱。
但都被压下去了。
“地委的张主任帮忙,再就是老厂长处置了几个捣乱的人。”
其中还有自己昔日一手提拔的工厂干部。
他这么铁腕无情,谁还敢乱来?
说不好奇是假的,余明城也好奇啊,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说高厂长要被撸掉的,还有的说这是无稽之谈,到底怎么回事,感觉没人能说得清楚。
偶尔听到首都来的电话,都是一阵胆战心惊。
尽管厂长说了月底回来,但他们也不是那么有信心。
甚至如今看到人回来,都还觉得不踏实。
“大家都辛苦了,回头我请武厂长吃饭,到时候大家一起。”
余明城觉得就这态度,自己大概率问不出什么,他寻思了下决定曲线救国。
回头问问厂长的这个秘书。
杨秘书肯定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但杨秘书也不说。
余明城只好作罢。
把工作汇报过后,说起了眼下最要紧的事情。
“黄主任他们的工作遇到了点麻烦,不知道贺兰山同志什么时候回来?”
“怎么了?”南雁笑了起来,“没了贺兰山,还吃不了这褪毛的猪?”
余明城被这话呛了一口,“主要是贺工在这方面比较有经验。”
“不能总指望贺兰山一个人,那边的项目也很重要,暂时放不了人,有什么具体问题等下我去跟老黄那边讨论,贺工大概回不来,不过我可以帮忙。”
倒也不是余明城瞧不起南雁,但这忙还真不是她说能帮就能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