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竞选的知青们在台上各显神通,等他们发言结束后,给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投票。
每人一票,不能给自己,最后获得票数最多的两人得到名额。
投票的这半个小时,不少知青们凑成一堆,想要在最后时刻在活动活动。
不过时间不等人,半个小时后,随着唱票结束,有四人获得了最多的票数,但却是相同的票数。
但名额只有两个,之后还进行了一轮投票,在这四人中最终确认了两人。
被推选出的两个知青,虽然其他竞选者很是不甘,但也都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一个是和张友岁他们一批下乡老知青,当初时局动荡没有跟着回城,一直在所在生产大队表现良好,他获得这个名额,在场的知青也都没有意见。
另一个是六九年下乡,但不是九大队的三个知青之一,而是十七大队的一名女知青。她能够脱颖而出,除了这两年表现良好,还因为其去年识破了两名人贩子的拐卖行动,救助了被拐的三个小孩。
这件事,在丰水公社流传的很广,况叶和在场的其他人自然是知道的。
两个推荐名额有了最终的归属,会议也就很快散场了。
落选的许诚三人心情自然是不怎么好,回九大队的路上,况叶看着三人失落的模样,却没有多说什么。
这次丰水公社确定两个名额的方法,是他都没有想到的,但却不能否认这个方法已经相当的公正。
三人落选,的确是在八十多人中不算最好。
后面这样的事,他们可能还要经历不少,能选上自然是皆大欢喜,选不上只能自己想开才行。
不过他不多言,许诚他们却还是想找他倾诉倾诉。
“况叶哥,后面还会有机会是吧?”过了丰禾碑之后,三人终于收拾好了心情,许诚就开口道。
“会有的。”况叶点头。
这次的两个名额,只是推荐招工开始。既然相关的政策公布了,不可能只有这么一次,只不过是招工名额多少的问题。
“那下次努力吧。”许诚三人其实也知道还有机会,不过这个时候他们想和熟悉的人再次确认一番。
得到肯定之后,三人在心中给自己打气,希望能够在下一次被选上。
公社这次确定名额的方法,其实让三人,甚至其他大部分参选竞争的知青心中落下了一块石头。
他们算得上幸运,丰水公社至少愿意让所有人公平竞争。
推荐招工这事就这么落下帷幕,况叶回到九大队之后,很快就把这事忘到了一边,地里的农活太忙,他还得抽时间制药,根本分不出太多的精力去关注。
推荐招工这事的后续,也是从许诚他们的口中得知的。
两名被推荐的知青,通过一系列体检、审查之后,在四月底的时候被召集到了县城,和这次在整个县城招收的一百余人,经过了半个月的培训,就被分配到岗。
据说他们分配的地方比较偏远,只不过那里有建厂,有相应的生活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