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队内只有诺维斯基、贾森基德、杰森特里这三个人,上场时间达到了33分钟往上。
其余人均30分钟左右,甚至20分钟出头。
不是不想打,而是他们根本打不动。
巨大的体力消耗,导致他们超过这个时间线,每在场一分钟,竞技状态都在肉眼可见的下降。
尤其是诺维斯基这种球员,还在依靠着传统背身进攻。
背身这项技巧更是对于体力消耗极为严重。
这就意味着,只要撑过第三节,第四节的小牛队,没有办法保证让原班的首发阵容持续,只能换上替补阵容强行撑时间。
替补阵容相较于原来的首发,防守质量大幅度下降。
根本没有办法补足诺维斯基防守漏洞的问题。
而在联盟中,大多数队伍都撑不住小牛队前三节的猛攻。
往往那些能跟小牛队将比分咬死的队伍,大多数都能拿下最后比赛的胜利。
第三节比赛回归。
尼克斯众人立马改变的战术策略。
还在追分的他们,并没有急着继续猛攻,而是直接开始打起了阵地战。
防守为重心。
快攻为主要手段。
但凡小牛队一次进攻没有得手,尼克斯就会迅速发起快攻。
这种迅速的快攻方式,让小牛队都十分头痛。
他们只能够迅速回防。
第三节球迷们原本认为两边都会稳一手进攻,反而是尼克斯开启了运动战。
仅仅六分钟内,双方还差4分的分差。
小牛队死咬比分,但先尼克斯一步喊出了暂停。
在小牛替补席上,一群人大汗淋漓,疯狂补充着水分。
尤其是诺维斯基,靠在椅子上,大长腿往前一伸,连拿水瓶的力气都快没有了。
承担队内全部进攻戏份的他,此刻体力消耗十分严重。
而看着分差迟迟没有办法拉开,小牛的人也都十分急。
等再次回到场上的时候,球迷们突然意识到了,比赛节奏出现了变化。
原本一直掌握主动权的小牛队,现在竟然开始有些哑火。
诺维斯基在中距离连翻没有命中他擅长的后仰,而尼克斯却不断发起了猛攻。
要不是第三节肖恩·马里昂拼死的两个前场篮板,现在尼克斯恐怕早就将两队分差抹平。
进入第四节比赛,正如苏野他们一群人料想的一样。
尼克斯更换了首发的阵容体系。
诺维斯基提前下场休息。
贾森特里替换了基德。
佩贾顶替了马里昂。
科里布鲁尔代替了诺维斯基。
这样的组合,让小牛的球迷十分的揪心。
这个阵容体系,他们早就看了一整年了。
场上外线人均没有防守的同时,进攻也十分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