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他终于能够睁开眼睛了。窗外,夕阳染红天边,看了看手表,下午五点。这次午觉,竟然一口气睡了一个下午。
做为单位一把手,这样呼呼大睡实在不像话,孙朝阳很尴尬。他出了不少汗,精神很萎靡。
正在这个时候,小玉进来:“孙哥,何姐来接你下班了。”
“就去,就去。”孙朝阳拎着包下楼,何情的白色的花冠已经停在路边。
杂志社的围墙早在两年前拆掉,一楼都变成了门市,夜幕初上,灯光闪烁,一片繁华。齐娜又租了旁边的门市,她的运动鞋生意不错,雇了两个妹子当店员,一派老板派头。
但齐红霞却不在,她去了广州,和林大少住在一起,二人暂时没有结婚的想法。
上了车,何情看到孙朝阳脸色不是太好,担忧地问:“朝阳你精神好差,怎么了?”
“做了个噩梦。”孙朝阳用手紧了紧脸:“很可怕啊。”
何情温柔地问:“什么梦,能说说吗?”
孙朝阳喃喃自语:“我梦见自己没有来北京,也没有当作家,贫困潦倒,一事无成,彷佛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与我无缘。我就在想,如果当年我不写作,也许就会变成那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何情伸出手拍了拍孙朝阳的肩膀:“只是梦。”
孙朝阳却摇头:“科学上有个假说,就是除了我们现在的这个世界外,还有无数个宇宙,还有无数个孙朝阳在那边生活,他们的人生因为选择而变得不同。还好,在这个宇宙,我选对了。”
是的,他选对了。
在文学黄金时代过去之前,吃到时代的红利。
九十年代是一个新时代,每天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看书的人越来越少。
就拿《中国散文》来说,销量开始一路下滑,从八十年代中期的二十万册下滑到每月只能卖出去五六万本,已经不可逆转了。
对此,孙朝阳倒不是很担心,大势如此,顺应就是了。反正杂志社最后的结局是依靠财政拨款活着,单位员工要么是国家干部,要么是事业编,生活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另外,他和何情在东京的房产已经完全出清,只留了一套做为度假之用,十年签还没过期,到时候在去续签就是了。
这次炒房大获成功,为他们带来上亿现金流。
金钱这种东西,其实对此刻的他们只是个数字,对于生活也没有造成任何影响,更多的是心理层面上的东西,让他们感觉到安全而已。
何情一笑:“听说你多年前卖给外国人的那个什么《断臂求生》的短篇小说被拍成短片,还拿了个什么科幻短电影奖,在外国挺红的,是不是感觉到压力,这才睡眠不好?”
《断臂求生》是当年孙朝阳随作家访问团去欧洲的时候,卖给乔治卢卡斯的。时隔五六年,乔治卢卡斯终于进行了版权开发,弄了个短片,时长二十来分钟,相当于游戏之作。但却意外地拿了个科幻电影大奖,孙朝阳的名字也被国外的科幻爱好者知道。
“不是。”孙朝阳摇头:“我最近睡眠不是太好。”
“要不要去看医生?”
“不了,我慢慢调整。”
何情又问:“是不是换了新住处,有点不习惯?”
孙朝阳道:“何情,我常年出差,一个月有十天在外地,又是开会又是参加学术会议,怎么可能择铺?”
何情:“还是要去医院看看。”
“过段时间再说吧,我再观察观察。”
说起换新住处,孙家的四合院子因为设施老旧,加上何情对盆景园林什么的兴趣很高,于是,从夏天开始,她就带了施工队开始装修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