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720章 这次征文(第2页)

第720章 这次征文(第2页)

孙副总平时嘻嘻哈哈没一句正经的,但只要他说正经话,却非常精到。尤其是聊编辑工作聊写作的时候,能够让大家学到很多东西,提升业务也快。

孙朝阳笑道:“正文之所以不好,主要原因是不好看。”

就有编辑插嘴:“不好看那不是废话吗?”

孙朝阳:“我现在问你们,他的正文为什么不好看呢?”不等大家回答,他说道:“作者以前是在一家街道小厂干小集体的,小集体工作无聊无趣,关键是看不到希望。人手中的笔是有灵魂的,你在写作的时候,不知不觉就会把自己的情绪和思想带入进去。像小集体工作那种没有希望一成不变的日子,作者自然是不堪回首的,写起来也必定枯燥乏味。等到出国了,虽然刚开始的时候也辛苦,可收入高呀,于是,他的附言中很自然地带着明亮的色彩。等到开小超市了,事业起步,人生总算看到希望。而希望和追求,是人类获得幸福的必要前提。所以,这个附言吸引到你们,吸引到读者,我并不意外。”

“改革开放了,窗户打开,外面的世界是那么新鲜。读者想看到真实的外国生活是什么样,今天这篇东西就是最真实的原生态的,能不被吸引吗?”

实际上,在出国热的大潮里,只要是反映外国生活的东西都会大卖,成为现象级的产品。比如九三年的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创下当年收视率第一名。

“如果你爱他,就送他去纽约,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纽约,那里是地狱。”很妙的金句。

主演姜文和王姬大红大紫,在之前,姜文虽然小有名气,但此刻才算是顶级演员了。而王姬,以往观众都没听过她的名字。

这部电视连续剧的导演郑晓龙可了不得,《渴望》《金婚》《四世同堂》都由他执导。

因为,《北京人在纽约》可谓是给九十年代初出国热做了个总结,也是出国热类型文艺作品的代表作。

但要说到开山之作,应该是一本《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书。

这本北京出版社九二年出版的畅销书,属于作者的自传。大概意思是,作者出国后,在曼哈顿从事双边贸易工作,成为百万富翁。里面写了很多日常,比如她怎么拿出口配额,怎么倒买倒卖,怎么开信用证,怎么研究订单商品的图纸,让从来没有出过国的读者大开眼界,也第一次接触到国外的商业运行模式。

出国热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到两千年初期才算消停。

九十年代末的时候,孙朝阳也是个文学中年,没事就会写两笔,平时也搜集各类杂志的征稿信息。其中,很多杂志的用稿要求明确地写道“国外生活类的稿件优先。”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不是文学作品,却拿到了当年的销量第一。在之前几十年,出版类读物畅销书都是被长篇小说霸榜的。

这说明,在九十年代,文学的黄金时代,终归是过去了。

听孙朝阳这么说,众编辑都心悦诚服点头。

孙三石同志忽然问大林:“大林,正文和附言让你选一个发表在杂志上,你选哪个?”

大林:“废话,肯定是选附言啊,那么好看。等等……我不明白。”

孙朝阳:“咱们打个比方,正文是蛋糕,附言是装饰在上面的草莓。食客吃蛋糕的时候,草莓就是个点缀,吃不吃无妨。但现在这蛋糕就是坨狗屎,我们为什么不把草莓留下,把屎扔了呢?”

众人:“啊,还能这样?”

孙朝阳:“这个稿子交给大林你们编辑组负责吧,看看怎么刊载。”

大林意动:“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很多地方需要重新剪裁,重新排列组合,作者又在国外,联系起来不太方便。信件一来一往太折腾。”

太折腾也得弄,他立即写了封国际邮件,把稿子退了回去,说正文不要了,拟发表后面的附言部分,又写了几个需要增删的地方。最后道,不要考虑文法什么的,直接写你在意大利打工,和后来怎么创业的事情,照实里写就是,咱们要的就是真实原生态。

不半月,作者回信,稿子也改出来。这次,那哥们儿好像也开了窍,竟把文章写得异常鲜活有趣,有种新人作家独有的锐气。

作品顺利发表,读者好评。然后进入征文遴选,一路夺关斩将,竟然被评委们投票定为特等奖。

也成就了一桩文坛佳话。

后来,这位在意大利创业的超市老板成为大林手头的特约作家,写了一系列中国人在意大利的散文,其中包含出国后如何办签证,如何办永居,怎么见工,怎么做饭,连在意大利旅游该怎么乘车都写了,衣食住行无所不包,活脱脱黑在罗马指南。

系列文章一出,很受读者追捧,也小小推动了一把《中国散文》的销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