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一条命令传达,整个韩国的公卿世家顿时沸腾了起来。
一个又一个原本籍籍无名的家族趁势而起,一支又一支义军在韩国土地上生根发芽。
他们不成编制,藏身于寻常百姓之家,在秦国的军队破城之后,突然爆发攻打秦营。
秦国的军队非常的悍勇,大多数的秦军都击溃了这些义军。
但是这些义军一旦脱去了身上的铠甲与兵器,便又化为了普通的百姓。
原本计划的四面开花攻破韩国,以柔和的手段安抚民心。
但是伴随着这些韩国义军的出现,秦牧不得不紧急下达王命。
但凡秦军新占领的区域,每五户为一伍,设立伍保一人,两伍为一什,设立什保一人。
伍什连坐,但凡有一人造反,同伍无人检举,则全伍受罚,一什无人检举,则全什受罚。
其惩罚的力度分为两类,一类为不查,也就是没有及时发现造反之人进行举报,则将全伍什男丁充为徭役,女子划分为役妇,全部统一收管到军营之中负责浆洗秦人衣物等等。
二类为不举,便是有多人从贼,有人知道他们造反,但是却并没有人检举,则全伍全什尽数坑杀。
这样严苛的律法,在颁发之初当即引起了秦国占领区域,韩人普通居民百姓的恐慌。
但是与这些连坐制度一同被颁发的,还有秦国的堂鼓鸣冤制度。
凡是秦国占领的城市,在城镇中心设立衙役,衙役门口放置一方鸣冤鼓。
但凡有人敲响鸣冤鼓,主事之人便会接见响鼓之人。
响鼓之人可以鸣冤状告不法之人,但凡有人劫掠,奸?**,欺压百姓等等,不论出身,都将会遭受到相对应的惩罚。
当然,若是查出有诬告,陷害等等情况,状告之人也会反罪。
为了防止冤假错案,秦国还设立了继续上诉的渠道。
这些也就不再一一赘述。
最开始的时候韩国百姓并不相信鸣冤鼓,直到有一名管不住自己的秦卒强占了一名少女。
少女的未婚夫敲响鸣冤鼓,最终秦卒遭受到了军法处置,被当众斩首。
这个消息很快的传遍了所有秦人占领的韩地,顿时便让韩人对秦人生出了几分信任。
但是在信任的同时,他们也越发的恐惧连坐制度。
毕竟秦人为了维持自己的律法,就算是秦国自己的战士也会斩首示众,如果他们违反了连坐法,恐怕秦人也不会心慈手软。
于是没有等秦人的屠刀举起,秦人便凭借着一个制度平息了占领区域的大量隐患。
然而总有一些人想要趁乱而起,也有一些人心怀侥幸,最终的结果自然是秦卒高举屠刀,杀了一个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