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融身为日本国王,却长期被下边逆臣把持朝政,君不君,臣不臣!
且这些年放任倭寇作乱的,大多数是国王手下的大名!
既然责任不在国王身上,那他罪不至死!
儿臣认为,父皇当起兵,帮助国王控制日本……”
从一开始的为百姓报仇,到如今的理所当然利用天皇做为借口,合理攻伐日本。
朱标着一番话,不但照顾到了老朱的利益,也让百官能接受。
其实所谓的理由,只不过是一块遮羞布而已。
但既然能把私处遮住,大家就皆大欢喜。
老朱闻言,思索了一番,又询问圆融的意见。
圆融一声爸爸,就认了老朱这个父皇帝。
朱元璋顺其自然,将他收为义子,然后又给将孝亲王的名声落实。
天皇之名,在此刻彻底成为历史。
而皇帝当场决定,由大明军队,帮助孝亲王夺取政权。
这场喜剧,张异完成自己的戏份之后,就一直退在后边,默默地欣赏着。
他提供了一个思路,但无论是朱元璋,朱标还是朱樉,都完成得非常好。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依然会遵循一定程度的规则。
大明获得了法理上进入日本的要求,比一味灭族更好。
灭族只顺一时之气,而将当年XX共荣圈那一套用到他们自己身上,想想也是不错。
这么做其中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日本就是一个示范。
这一套一样可以用在别的地方!
皇帝降服圆融。又是一波**。
而国祭的最后,就是论功行赏的时候。
朱元璋颁布圣旨,远在日本的沐英,平安和常遇春等人,自然有封赏。
而朱樉也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从法理上,他成为常驻日本的亲王。
朱樉这个秦王,终于踏上了海外仙山,虽然不得长生,却也获得了其他亲王所没有的逍遥。
朱樉听封的时候,张异能看出他肩膀在颤抖。
自己一直努力的东西终于亲自实现,这种感觉让人愉悦。
而自己呢?
自己的梦想,能实现吗?
就在张异神游天外之时,他隐约听见太监喊道:
“真人张异听旨……”
张异赶紧跪下,伏倒在地。
太监的声音,在他耳边环绕: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有子张异,德行兼备……”
经过一番制式的夸奖,关于国师的封赏,终于落在张异的头上。
十六岁,大明国师!
当皇帝宣布之后,同样引发不小的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