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个销量,已经超乎了陈珂的预期。
他是书商,他大概能算清楚应天府有多少读书人。
一般而言,他们的畅销书,能卖数千份就不错了,一万份那是大卖。
而在应天府,短短四五天卖出八千份报纸!
这潜力,无穷。
张异对陈珂的不解表示理解,陈珂在计算消费者的时候,大概没考虑到他推广简体字带来的潜在消费群体。
以前买话本小说的人,并不见得就是大明读书人的全部。
有许多人,依然买不起一本相对昂贵的话本小说。
而这几年时间,随着简体字的流行,许多人认字之后,自然而然有了阅读需求。
他估摸着,这些人的增加,再加上一切以前认字,但没有经济能力去消费书籍的群体。
比如哪些商人,会认字的掌柜。
他们报纸的销量,应该能涨个两三倍!
可就算这样去算,报纸依然不是赚钱的生意,至少没有陈珂想象中赚钱。
可张异问他:
“你有没有觉得,你的润玉堂最近生意变好了?”
“还真有……”
作为报纸的股东,陈珂在报纸没有广告商的时候,张异将他润玉堂和拍卖行都挂上报纸去。
陈珂店里的生意,本来因为北方的事影响,生意变得比以前差。
谁知道,自从报纸发售之后,就多了许多上门询问的客人。
“这就是广告的力量,引流……
这才是咱们真正赚钱的地方!
做好准备,龙虎报以后可不会只在应天发售!”
张异拍着陈珂的肩膀,给他鼓劲。
第二期的龙虎报如期而出。
这一次,当天卖掉七千多份!
这速度,着实让许多本来还不知道龙虎报的人,一下子认识到了这报纸恐怖的传播速度。
而许多商人,似乎也看到了商机。
尤其是书商,他们火急火燎,马上敢出他们的第一份报纸。
谁知道,前脚刚开卖,后脚人就进去了。
有了杀鸡儆猴的事例。人们才发现,原来这办报纸是需要陛下亲自批准的……
如果没有陛下的批准,私自开办报纸,死罪!
不过念及这些人是初犯,只是罚了很大一笔钱。
此事,那些对报纸有念想的人才知道,原来这门生意,是独门生意。
或者,很有可能,是陛下的生意。
胡府,胡惟庸拿着一份报纸,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