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空印案,师父好狠呀
老朱的心头火,又被张异一句话点着了。
合着他们犯错,还要怪到自己头上来?
不过他心头的怒火,随着张异脸上的微笑,又逐渐平息下来。
朱元璋想起这段聊天的起点,是张异说他做事,不留余地……
余地……
对,出现空印案这件事,正巧就是他对数字扣得太死,不留余地。
所以才会出现如此荒诞的局面。
皇帝是不知道粮食会损耗吗?
他知道,其实老朱这个人,虽然不缺乏枭雄有的大气,但在某个方面,他又显得有点小家子气。
也是这点小家子气,让他在许多政策上,变得不明智。
后人所谓的明实亡于朱元璋,其实几乎所有的政策,都源自于他这点小家子气。
张异不是第一次对他说起此事,在他还是黄和的时候,
张异就聊过许多次。
朱元璋回想起他们认识的六年中的点滴,逐渐找回这方面的记忆。
张异见朱元璋的杀气,逐渐平息下来,
他也松了一口气。
点爆空印案,是他行的一招险棋,他并不能保证自己能说服朱元璋。
如果说服不了,这案子爆发就提前了好几年。
可事实证明,自己终归还是说动了朱元璋。
正如他猜想的那样,朱元璋对空印案最大的心结,不是那些官员贪不贪的问题。
是他们不经过自己的允许,滥用职权,为贪腐制造缺口的问题。
而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欺上瞒下,自作主张。
老朱对权力的掌控,不允许帝国之中出现这个问题。
这当然是朱元璋的缺点,可谁没有缺点。
反正老朱就算知道,他也改不掉。
张异也不认为自己能凭空去改变一个冷酷的帝王。
所以张异给出来的解法,就是将一部分的责任,甩给朱元璋。
让他想一想,这件事是不是因为他的【不留余地】造成的。
除了自己,大概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人能用这招。
哪怕是朱标,也无法在这件事上说服朱元璋。
张异能依仗的,是老朱对自己的信任,和自己背后代表的力量。
这个力量,叫做历史的公断。
既然自己能提出来,朱元璋不用去询问,也知道这些答案是后世对他案子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