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至宗室,下至僧道,培养大家依法纳税的观念至关重要。
至于关于如何将其他人用起来的问题,直接抄龙虎山的作业就成……
华夏大地,若是争论人才,佛门的人才其实比道门要多了许多。
就如宋濂评价张宇初的时候就说过,明初名僧辈出,但称得上名道的,那个时代也就张宇初一人勉强。
这种话,是宋濂从儒家人的角度说出来的,自然有失偏颇,可也侧面证明道门比起佛门,在人才上的差距。
既然有这么多人才,不加入生产怎么行?
虽然佛门没有道门那种喜欢研究各种爆炸物和毒物的传统,可对自然科学有兴趣的不少。
传道受业解惑!
让他们去推广简体字,应该没事吧?
老朱对张异的提议自然满意,天下名山僧占多,和尚道士,在分布上其实并不比朝廷的衙门少。
这些人都在基层,让他们推广简体字,自然手到擒来。
张异为了防止有些人消极怠工,干脆给了一个所谓的考核标准和淘汰机制。
简而言之,如果你不好好干,就让你强制还俗,收你戒牒……
老朱默默将这奏疏放下,他已经能想到,张异这份建议一出,他就是天下僧道的公敌。
不过,一个被别人敌视的张异,反而是老朱放心的张异。
张异想来也明白这点,所以做起事来,并不顾忌。
朱元璋对他的知情识趣,十分认可。
“朕昨日已经宣布迁都的事!
北平府,朕从今日起改名顺天府,皇宫,乃至整个北平府,朕都准备重建!
你有什么意见?”
张异闻言,默默给老朱画了一张图:
“这是老四夺了天下后,关于京城的布局……”
朱元璋:……
每次他听张异说起朱棣靖难,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不过有现成的图抄,自然是最好,但老朱还不算满意,继续问:
“你还能不能再改改?”
改?
张异疑惑,都有现成的最优解,为什么要改?
“北方毕竟是边陲,京城的防护十分重要!
朕需要的是更加坚固的城市,还有体验更好的城市……”
张异闻言一愣,旋即明白朱元璋的意思。
北平府一战,朱元璋以前朝大都为诱饵,将王保保的军队引入巷战之中。
这场胜利是大捷,但带来的后果,也是这座城市遭受了很严重的打击!
老朱既然想要建都,他希望重新来!
“你在琼州的玄武军军营,朕大概也知道长啥样!
那种坚固的堡垒一般的石头屋,很适合新都城!”
哪怕有张异的预言背书,哪怕北方已经平定!
既然决定去北平,做个守国门的天子,老朱对京城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