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华佗的名号,诸葛亮惊喜地差点站起来,“华佗先生?”
“是啊,乔夫人那日见了先生之后,回去便给华医师写信,想请他来一趟邓县,为黄夫人诊脉。
说起来也是巧。
今岁初,曹丞相对华医师下了征召令,但华医师志不在此,并不想应召,便躲到了江东之地,投奔他的弟子吴普了。
没想到这些时日,华医师竟就在宛城游医,得了夫人的信便立刻启程来了。”
当然华医师能如此热心应邀,也是因为孙权的缘故。
曹操对华佗下征召令,华佗自己是可以不从,但他的家人仍在沛国谯县,是曹操的老家,曹操自然可以随意拿捏。
而孙权早在去岁就听从了鲁肃的建议,将华佗的家人从谯县接出来,安置在吴郡上虞。曹操想要征召江东之人,便需要下达征召令给扬州刺史太史慈。
太史慈又是孙权的人,只要孙权不松口,自然是有一百个理由替华佗推脱。
有趣的是,太史慈扬州刺史的官职还是曹操给封的,要的就是太史慈牵制孙权。
曹操自然不会为了区区一个医师就轻易下斥令,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如此一来二去,华佗只要不入北方之地,在江东的境内也算是如鱼入水,逍遥自在得很。
孙权卖了这么大一个人情给华佗,只要孙家有求,自然无有不应的。
但乔玮还是做足了礼数,亲自到宛城外接应华佗。
诸葛亮见到了华佗,自然是惊喜万分。
屋子里,华佗在给黄月英诊脉,屋外,诸葛亮对乔玮感激万分。
“我只是请了华医师来给黄夫人诊脉,至于能不能帮得上忙还未可知,先生不必如今就谢我。”
诸葛亮道,“无论结果如何,夫人为拙荆费神费力,此等恩情,某仍然牢记在心。若是日后有所差遣……”
“先生以为,我请了华医师来是想要对先生挟恩以报?”乔玮打断了诸葛亮的话,“同为女子,我早就听闻黄夫人的才德,数年救下数千流民性命,并设立慈安院收容孤儿寡母。
我心中钦佩。先前并不知道黄夫人发黄面黑是因为生病。既然知道了,若是能有一法救一救如此心有大义之人,也当尽力一试。
虽然我的确很希望先生能为江东所用,但挟恩以报非君子所为,我虽只是一介妇人,也知道、敬重先生的抱负。
与先生只求君子之交。先生是小瞧我了。”
一番话倒是说得坦坦荡荡,诸葛亮松了一口气,“夫人大义,的确是孔明心意狭窄了。”
待华佗仔细问过病情后,又对先前给的药方做了几味调整。
“这药一日一次,于寅时三刻服用,喝上三个月后再换药方。”华佗道,“我有一套五禽戏,黄夫人每日晨起后练上一遍,通全身肺腑脉络。
若病情有好转,半年后可开腹取内中秽物。”
诸葛亮听到开腹,神色凝重了几分,“华医师是说,要开腹?”
“是,腹中如今的秽物如鸡蛋大小,占据胃、肠二道,因此夫人虽饥饿,却无有觉察。单以药物,只能使其变小,但药物一旦服用超过半年,其秽物就会重新长大,比往日更甚。
所以先前夫人服药,总有反复之日。若不开腹取之,终是无用之功。
况夫人服药多年,药性早已伤及肺腑肝脏,若不开腹取物,至多两年,待秽物于腹中生长,腹鼓如球,便再无寰转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