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称陛下为父亲,想必大人就是陛下四个义子中的一位。
陛下的亲子都在襁褓之中。
大人的年龄看着和草民一样,而同样年岁的,草民记得只有大人您和另一位义子艾能奇,艾能奇已经外放,不在京畿地区。
另外三位,两个年龄偏小,另一个年龄偏大。
而能常伴陛下左右的义子有两位,一位是延平国公郑成功,另一位就只能是大人您。”
“说的不错,那你就更该去军校特务科了。
特务科毕业的人,都是去厂卫情报系统。”
“东厂、锦衣卫?”安平实在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的名字,会和这两个凶名昭着的机构挂上号。
“怎么?你不想去?”
李定国看出来安平脸上有难色,以为他一个农家子,还敢挑挑拣拣。
“不是,大人您误会了。只是此间,有一位致仕的武官大人,相中了草民,收我为徒,曾经有意举荐草民报考军校的步兵科。”
没有想到一个农村的小子,还有一层关系,看来不需要什么机缘,这小子以后也是当武官的命。
“哪个致仕武官?叫什么名字?”
“家师原固原镇副将,现在永平府赋闲在家,孟讳乔芳。”
········
“孟乔芳?”一处庭院内,正在马湘兰服侍下擦干头发的崇祯皇帝,听见了这个人名,竟感到莫名其妙的熟悉。
他能熟悉,却还没有见过的人,那必须出现在自己的名人录中。
这本名人录的内容有两份,一份在军机处的屏风上,有黄纸裱糊,只能崇祯皇帝拆开看,另一份拓印出来,崇祯皇帝贴身收藏。
“孟乔芳,字心亭,直隶永平(今河北卢龙)人,汉军镶红旗,清初名将,官至兵部尚书,抚陕十年,谥号忠毅,铁杆汉奸一枚。
他是在崇祯三年、天聪四年,八旗兵第一次入关时候被俘,成了女真人的包衣奴才。”
“只不过这一世,只是两蓝旗叩关,还没有打进来,倒是让一众汉奸失去了攀龙附凤的机会。
这一世大明朝已经恢复了活力,起码朕是这样认为的。
那些潜在的未来的汉奸能臣,自己还用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