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在北海的骚操作确实配得上这话,只是他却没想到这人倒是可以正视自己。
“晏亦如此,”他认真的说道,“空活二十余载,一事无成,尚不及孔公长于文学。”
孔融有些诧异的看向了这位荀氏出身,标准的少年英才,却见这位郎君一脸认真,不似说笑,似是真的这般认为的。
他无意深谈此事,兴致寥寥的站了起来,方才匆忙,此时多看了几眼不由微微皱眉。
他拍了拍
眼前小辈的肩膀,道:“兰台事务不多,若是身体不济,不若在家休养半月,还得多加饭食。”
他在后面几个字上加重了语气,也不知军旅之中是不是吃不上饭,叫人比之他几年前在许昌见时瘦了许多。
孔融的话竟还应验了一番,在他走后不久,一向存在感不高的天子便遣人给他送来了一碟柿饼。
荀晏盯着那碟柿饼看了半天,又抬头看向送东西的宦官。
小黄门低眉顺目,他说:“陛下特赐予荀御史,询问与昔年御史所赠……孰甜?”
荀晏面无表情咬了一口,想着小皇帝究竟脑补了什么。
他本来想顺势说陛下的甜,但开口便拐了个弯,“不分上下。”
小黄门仍然低着头,“陛下问,二者可能兼得乎?”
……摔!
荀晏开始专心吃柿饼,不时抬头瞅一眼天色,最后他完成了光盘行动,将空盘还给那小黄门。
他跑路还不行?
“下班了。”
他说。
————————————
今日天色暗沉,天边乌云堆积翻滚,似有落雨之兆,家家户户都早早回了家里去。
荀晏从宫中出来,御史台在宫禁之内,与尚书台倒也不远,可惜他阿兄的下班时间显然和他不大重合。
牛车行过长街,最后停驻在了家门口,他下车,听得仆从上前来低声道:“曹中郎在厅中等候郎君。”
曹中郎,曹昂也。
得。
该来的还是来了。
荀晏抬头看了眼乌压压的天空,胃腹中冰凉沉重,不知道是不是刚才吃撑了的缘故,他磨蹭了好一会儿,像极了开学前交不出作业的模样。
曹昂样貌似其生母刘夫人,眉眼间既有青年武将的锋锐,又不失柔和。
有这样一个跟随曹操四处征战多年,与文士武将关系匪浅的大哥在,恐怕他下面的弟弟很难生出什么别的心思,曹操看上去也没有什么兴趣模仿他的发小。
“多年不见荀君,可惜未能再讨教箭术,”曹昂笑道,“如今吾弟十三亦可左右驰射也。”
“二公子天赋异禀,晏实不如也。”
荀晏答。
似是看出眼前人兴致不高,曹昂很快停下了拉家常,道:“昂明日便要启程复归官渡,此行……大人有一事嘱托,令我询问荀君。”
“可是袁氏降卒?”
“然,”曹昂颔首,也不觉奇怪,“袁本初率残兵连夜渡河严守北岸,我军俘获其帐下谋士沮授以及……降卒七万。”-->>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