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小部分,来成全大部分。
“阿兄。”
“嗯。”
荀晏打开了窗,叫温柔的春风吹进这间稍显沉闷的屋子。
“天下从来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他慢慢说道,眼里却似望向了一个不存在的世界,“而是天下人的天下。”
“阿兄莫要因此自困。”
————
出宫之时恰逢荀悦下值,荀晏便提前与他说了荀彧筹划的事情。
荀悦听后颔首,倒也看不出是何想法,只是荀晏觉得他应当是愿意的。
荀悦如今任黄门侍郎,他性子沉静,对曹操也一直淡淡,依旧埋首学问,但骨子里应当还是看重正统的。
许都繁华安定,流落在外的流民也纷纷往这儿聚集而来,一路走在街上,不时能看到有排队等着领糜粥救济的流民,也亏是先前两年未如何受蝗灾侵害,所以略有余粮。
荀晏混水摸鱼领了碗粥,放粥的士卒瞥见一旁荀悦的官服,想了想还是当作没看见。
大抵是某些官员来装模作样检查。
荀悦凑了过来,一本正经的和荀晏两人聚首点评着这碗平平无奇的稀粥。
“尚算可以,并未偷工减料。”
他下了结论。
荀晏笑吟吟,将这碗稀粥送给了路边眼巴巴的小丫头。
“偷偷的,别给人看见了。”
他小声嘱咐道。
灰扑扑的小孩咽着口水接过,轻轻说了声谢谢,声音稚嫩,随后小心翼翼的捧着这碗粥跑去了巷子里头。
“粟者,王之本事也,治国之道也。”
荀悦叹道。
荀晏嗅到了味道,抓紧时间推销一下可怜的曹老板。
“司空得之矣。”
“未必,”大兄似笑非笑瞥了他一眼,“昔晁错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作者不过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三百石。”
五口之家,所能耕种之地不过这些,产出也仅此,而致使这种状况,那便不得不提豪强富人对于土地的兼并,富人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大兄这是对于曹操推行屯田制是否能行的质疑。
荀晏哼哼两声,只能说上一句:“且看来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