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掌柜见状大喜,忙与小二准备文房四宝。
贾琮心想下个月底,海上便过了台风季节,届时征伐倭国的大军开拔。等大军出发了,自己就得闲了。
贾琮便与众女说好十月初南下金陵,丫丫高兴的直流口水。
探春替贾琮研墨,贾琮提笔写了: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正应对卿相书斋命名来历,孙掌柜欢喜的谢恩接过。之后将题字裱了挂在墙上。
贾琮走出卿相书斋,看了看相邻的几个书肆,还有自己的“有间茶坊”。
当年范家的那个书肆,随着其东家吏部右侍郎牵扯进三皇子谋逆一案,已经不复存在了。
贾琮笑道:
“当初我在这几间书肆白看书,被小二给撵出来了,这才有了结识老师的机缘。”
素雪听闻,目光不善的看向那几间书肆,贾琮牵着她的手,素雪心绪方才平复下来。
迎春叹道:
“也是他们不及太师的心境宽广,爱护读书人,故而错失缘法。”
宝钗听闻,若有所思。
众人回到马车,继续前往大观园。
贾琮不想动静太大,没走繁华的荣宁街正门进大观园,而是走大观园背面的街道,当初为清河公主开的门。
贾琮原来的府邸连同大观园已经封存,焦大守着,留了些婆子打扫,修剪园子。
贾赦还住在原来的荣禧堂,贾琏以侍奉父亲为名,并没另建亲王府,而是和王熙凤住进了原来的荣庆堂。
贾政在安南耕地,赵姨娘陪他去了,傅秋芳却留在了东跨院。
有贾环在安南领兵打仗,赵姨娘倒是不愁没人关照。
如今大脸宝没人辖制了,倒是乐得与妙玉和一群丫鬟整日里厮混。
大观园里,满园的秋色关不住,红、黄、绿三色的树叶交织在一起,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美轮美奂。
众人下车,在大观园漫步,迎春、探春、史湘云、邢岫烟也都带着孩子,同宝钗一样,给孩子们指着自己当年的住所,说着当初的趣事。
史湘云笑道:
“难得今儿人这么整齐,不如开个诗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众女都道好,连元春也跃跃欲试,林黛玉笑道:
“今儿中秋,不如就叫中秋诗会,咱们还是请琮哥哥当评判,去老地方——梦溪峪。”
贾琮笑道:
“好,你们要攒劲,可别在孩子们面前输了,丢了面。”
史湘云逗弄了一下怀里的孩子,笑道:
“除了二姐姐的儿子,他们都还没满一岁了,知道什么,输就输,我不怕。”
众人沿着湖边,一路有说有笑前往梦溪峪。
老太太没走多远,走不动了,于是叫来小轿,这一下就惊动了王熙凤等人。
众人刚到梦溪峪,贾赦、贾琏、邢夫人、傅秋芳、李纨、王熙凤、尤二姐、贾兰、巧姐儿、
贾茁(王熙凤的儿子)、贾茂(尤二姐的儿子)、大脸宝、妙玉都来了。
贾琏、王熙凤、李纨等人见了贾琮,欲行大礼,贾琮虚扶众人道:
“都起来,今日中秋阖家团聚,只论家礼不论国礼。”
于是,众人按家礼,一番礼仪下来,王熙凤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