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和马景澄在厨房隔间谈话的场景又涌入其脑海。
“这小子!!”她总算想明白了,为什么马景澄会在既南大学这个话题身上停留那么久。
还一直提到豫章和连姜这两个人。
尽管这两个人的名字是夹杂在众多话语当中,谈到既大的学生已经在启程前往中州研究所,谈到他们和既大达成了某些合作,以及和羊科院、教育部等的合作。
冷海洋和豫章一番交谈之后,她不由地笑了起来。
她此刻更加欣赏这小子了,仿佛这小子叫自己一声姐姐,都让整颗心感觉到了愉悦。
红武全国第一家私营企业,唯一的一家私营企业--【饭来】,但文件从红务院发出之后,冷海洋看过红新社的报道,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
说明这小子人品没有问题。
再加上这次久违的谈判。
冷海洋觉得庆幸是自己来了,要不然真就要错过什么了。
尽管一切都不明朗,但她已经感觉这个合作是板上钉钉了。
如果是别人,可能不太注意与自己谈话人说了什么,可冷海洋有个习惯,对人名特别敏感,在她看来,人名背后,隐藏着巨大的信息。
今天同样如此,只不过,与马景澄谈话当中,一些信息分散了她部分注意力,比如合作这件事。
当谈话开始,她就知道,这不是和东海独家的合作,而是全国范围内的,如果是和东海独家的合作,那么攀州负责人就不应该在场。
叫李宽的年轻人那句‘攀州是他最后的考虑’,已经说明了很多东西。
如此一来,如果要合作,那么东海绝对不是最佳的选择,羊境、剑南两境,这两地有着各种优惠可选,只能在这儿。
这就让东海失去了一些优势。
联合众多人的开发,投入了巨额的资金,税收能够达到千万以上,更重要的是人员的就业,如今就业在整个红武都是一个难题,再加上外来商品的输入等等各种情绪及问题夹杂。
冷海洋想要将东海利益最大化,就会遇见很多的阻碍。
东海没有多少文件性质的优惠条件可言,这就需要州长及她这个商业负责人来想办法,做出一些让步。
怎样促进合作是她需要做的。
众多的因素和迸发的思绪扰乱了她对信息的分析能力。
直到和东海通完话,她才猛然想起来,既南大学!
原红武国际信托公司的创始人曾是东海的州记,如今是筹备中的红信董事长,更为重要的是他还是既南大学的校董。
既南大学原就在东海,所以很多人都是既南大学的校董。
豫章是既南大学的校长。
当冷海洋突然想通这一切之后,她不由地摇头微笑,暗暗感叹:“真是个了不得的小子,当真算得上‘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了!”
想到这小子竟然把该有信息传递给自己时,还不动声色,冷海洋心里疑惑十分:“他怎么知道我知道这些人,并且能够从他话语中得出这些重要信息?”
冷海洋没想到,自己在商场和事业部工作了十几年,竟然有一天会遇见这么一个让自己心服口服的人。
他悄无声息之间的表达,实际上是对自己这么多年能力的认可,尽管说起来可能让人觉得难以置信。
但冷海洋自己反而觉得,当一切想通之后,能够得到这小子的认可,真是一件令人感到愉悦的事情。
她决定找个时间好好和马景澄谈一谈,她坚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
喜欢景如氏()景如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