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倘若没有那五百二十万,这又将是另一个故事。
他作为一个教授,见过了几届高考。
这件事和考试是如此的相像,考过去的人进入了大学,回望曾经,会说,大学不过如此而已。
但考不过去的人呢?他们心中将会是另一番的感想。
考不过去的人就没有资格去大学。
考过去的人是因为他考过去了,见识了一切之后,回望才会有那样的感慨。
苦难亦是如此,度过去了,苦难不过如此,可身处于苦难的人那种挣扎,谁人知谁人晓?
今天,他站在桥上,一个人看两种人生,思考体会两种感觉,何以育人,何以正己?
他若有所想,自己曾经很多理念竟然是错的,那么现在的自己,比曾经更进一步,现在就是正确的吗?
他怀着批判的态度,负手摇头,朝着夕阳中走去。
第二天.
齐连衡自己在街上买了香火,纸钱,还愿用的一切,晨起,背上夹背,朝着南边的鬼谷而去。
齐灵妈妈劝说道:“你堂堂一个教授,怎么都信起菩萨来了?”
齐连衡没有解释,只是笑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人生进入了一种明透的境界,不是看透,亦不是痛苦而寻找寄托。
而是一种重新的自我塑造,从生活的点滴开始,从一言一行,一花一草开始,生命在于每一个迎着晨雾的步伐,而不是那一堆任务一般的课件。
三月开学了。
他不急着回学校。
做完这件事之后,他决定辞去学校大学教授的工作,到世界各地走走看看。
一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忙忙碌碌。
他曾经听京城某所大学的教授形容西南,说西南穷是因为一群人不务正业,整天晒太阳,那教授还说,应该将空闲的时间利用起来,创造更多价值。
他看着眼前的这些人又不禁想起来那些言论。
livetoworkorworktolive!
活着是为了什么?
人来这世界,住一阵子就离开!
谋求更多的财富,为了什么?
陶铃街那是一片近古建筑区域,老式的屋顶,歇山顶、庑殿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瓦卷琉璃,在那片区域都能看到。
小河流水,浮雕百桥,青草蛮生,人生百态。
若是有吃有穿,无病无灾,那便是最美人生。
齐连衡回顾自己的一生,忙忙碌碌,没有想过到底为了什么去大学教书,或许是为生存。
只是觉得,人生应当如此,于是就去了,在众人羡慕当中,成为了一个教授,就这样度过了半生。
人因为理念而活着,精神支撑躯体运行。
但这些都是自然的选择,那么什么是自己的选择呢?
在忙碌中度过一生,还是在充实中度过,精神的快乐才是高级快乐,是无怨无悔的快乐。
人应当有所追求……
同时
他庆幸自己没有遁入空门看透人世间,还保持着热忱的爱,更庆幸自己没有痛苦地需要一个缥缈的理念来依托。
精神病都是半吊子。
人的思想不可深邃,深邃则痛苦,那些因为精神而痛苦的人,正处于一种迷茫当中,在大千世界找不到可以指引和依赖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