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州向来借助外界的力量来发展,如今,陶铃街计划就攀州电脑发展投入三个亿,攀州要想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就得走在别人的前面,陶铃街只需要一纸批文,如果彩虹路真的为了攀州好,就应该竭力帮助陶铃街铺设光纤,发展科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信里列举了资金的来源,说他正在和都天合作出口一些手工制品,将来这些纯手工的产品打造成陶彩一样的品牌,卖电脑的钱也会投入这其中,并且不会经营电话业务,主要是通过电脑传输信息。
真正让李宽感兴趣的是,他说要将攀州发展成为世界的中心,他还列举了为什么需要红务院的批文。
这条光纤,除了遍布攀州主要干线,还要往南穿过癸甲,甲州作为另一个重点,通过甲州连接甽州,还计划从沿海铺设海底电缆,连接其他国家。
那天马景澄和他们陈述过,银行的弊端,这封信里,他再次将这个弊端拿出来说。
红武没有钱来做这件事,但是他愿意做,不过这些光纤只能是私人所有,合作的事情可以商量,这是前提。
攀州在追求前沿方面,没有比京城慢,也不差东海。
只是没有多余的经费来支持这件事。
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这些东西关系到民生问题,而不是科技等东西。
他希望自己可以提前做这些,但要得到合法的保证,包括利益的保证。
接着,李宽又看了第三篇。
第三批除了陈述发展的利与弊,还举例说明了发展的重要性,还有一些别人能够理解和不能理解的事情,不能理解的比如互联网。
李宽看完之后,徘徊在窗前。
这次的事情,他也没有把握。
如果单单是攀州本地的发展,彩虹路是有决定权的。
但要涉及到癸甲、甽州、羊州等地,那就不太好说了。
他有点担心,会出现那种‘宁愿不发展也不要你投资’的情况。
尽管马景澄在信里说,如果铺设成功,可以在设备方面给予事业部优惠,但投资的事情,他却没有提到多少,只是说可以磋商。
失节事小,程氏遗思!
程氏现象在此时是非常严重的。
程氏的核心就是,不管对整体好与不好,只要自己没有利益,这件事就不允许做。
陶铃街现象,如果放在除了攀州之外的任何州,都是不可能出现的。
这点李宽非常清楚。
如果光纤这件事能够成,那么只有从西苑出发了。
由此,这件事只有宋青州能够做。
李宽在想,到底要如何跟宋青州谈论这件事呢?
他知道,自己陷入了关心则乱的境地。
这件事他倒是真的很关心,所以产生了一点的担心。
这种感觉很少出现过。
李宽没有意识到,他已经看得很远了。
宋青州去了一趟临江,主要是送齐灵,其次也是在临江办点事。
他回来是,李宽立刻就去找到他。
李宽手里的文件没有第一时间递过去,而是说道:
“依我看,甽州的贸易公司应该最近就要开办了,只是这经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