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同意了?!】
【怎么会?】
【父皇和九皇子交谈时,让太子哥哥先出去了?】
【父皇和九皇子哥哥,说了什么?】
【父皇没说什么,相反,是九皇子哥哥,问了两个问题?】
【什么问题?】
殿内两大一小,如出一辙的紧张。
【九皇子哥哥问父皇,父皇是不是知道,他打算要做什么?】
【父皇说是?】
【九皇子哥哥问父皇,打不打算阻止?】
【父皇说,责任和骂名都不会让他来背,应该父皇来背?】
【这是什么哑谜?】
【如果说的是,九皇子带队刺杀诚亲王这件事。。。。。。】
【诚亲王乱臣贼子,攻击无辜百姓,便是九皇子哥哥名义上的叔父,他还起兵作乱,反抗父皇这个哥哥呢!】
【怎么能算背上骂名?】
【乱臣人人诛之,又有什么责任?】
君宝珠始终觉得,父皇和九皇子哥哥所说,不是刺杀诚亲王这件事。
【父皇答应了,太子哥哥作何反应?】
【没法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父皇已经下旨,由九皇子哥哥统筹平定西南战场?】
【如果是让九皇子哥哥带队去刺杀,会不会走漏风声?】
【即便不下旨,诚亲王身边的人也会做好防备?】
【下旨的目的,是给百官看的,无论战场上,九皇子哥哥做什么决定,责任都是父皇来背?】
【所以,九皇子哥哥替太子哥哥分忧,父皇又为九皇子哥哥挡住,将来可能的流言蜚语?】
【咦。。。。。。】
君宝珠始终觉得诧异,即便刺杀诚亲王成功,能有什么流言蜚语?
明明是诚亲王有错在先,攻击无辜百姓,难道放任他?
如果不刺杀,调动东招军、南抚军或者镇北军,都有可能引发边境战乱,让更多百姓受害。。。。。。
所以,九皇子哥哥能调动的人,十分有限。
想要以少胜多,只能使用非常手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