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松年嘀咕:“跟迎亲接新娘似的。”
吴民:“……”
他从人群中挤出去,到晏珣面前,恭敬地说:“恭迎阁老回乡,乡亲们备了两桌简陋的酒菜,给大人接风。”
晏珣听旁人介绍,才知道此人就是高邮吴氏的家主。
他不熟悉吴民,对吴三桂了解的更多一些。
“乡亲们如此厚爱,实在是让我诚惶诚恐。”晏珣微微叹道,“这样的酒席,超规格了,可怎么好?”
吴民和汪东篱连忙说:“一些本地特产和乡下家常菜而已,绝对没有超规格。”
你说四菜一汤的标准?
我这不是四菜一汤吗?
只不过材料特殊一点而已。
周嘉谟上前,请晏阁老入座。
晏珣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着什么药,淡定地笑了笑往前走。
这时,他看到自家的长辈们。
“怎么能劳烦长辈来接我?”晏珣连忙说,“诸位辛苦了,请入座。”
晏松年笑道:“老爷们说让我们来,我们就来了。想着白吃一顿好饭,不吃白不吃。”
晏长年也说:“今天在这里给你接风,咱村里就不用再摆席面了。”
周围的人:……晏家人真有个性。
咱们这是该笑呢?还是不该笑?
晏珣笑道:“就该这样,能节省还是节省一些好。皇上常常说,宫里要带头节俭,不可铺张浪费。”
“是,是!”众人连忙附和,对晏阁老的喜好又摸清了一点。
吴民悄悄去厨房安排,把几样过分珍稀的食材撤下。
今时今日,已经是别人来摸索晏珣的喜好。
入座之后,周嘉谟先说了已经让人去双河村安排祭奠仪式,可选吉日陪大人一起去。
晏珣说:“多谢明卿,你真是太多礼了。”
周嘉谟说:“是下官的份内之事。”
入席之后,众人又给晏珣敬酒,说起下南洋的盛事,祝晏珣一帆风顺。
气氛和谐的时候,周嘉谟才说:“摊丁入亩的政策,是大人提出的,近来发生一些事,我想向您请教。”
晏珣放下酒杯,点点头说:“我喝得有些多,明日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