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封面朴素而简洁,没有过多的装饰和图案,材质带着微妙的磨砂感,
书名用白色字体印刷在封面中央,简洁明了,毫无花哨。
旁边还摆着整摞整摞的《牛津词典》。
神奇的是,阅读《洛丽塔》的人们并没有聚集在书山前,而是在旁边一手抱书,一手抱词典,边查边看。
有的人烦了,或者抱不动了,便干脆两者一起买单。
夏目漱石和他的老师威廉·亚历山大·史密斯也在现场。
当然,两人是不需要词典的。
史密斯感慨:“真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啊。陆爵士的用词已臻完美,让人感到无比华丽。只不过……”
他闷笑了一声,
“一个罪犯的自述,越华丽反而越显得虚伪。”
夏目漱石深以为然地点头。
史密斯说:“这本书,你之前就看过吧?”
夏目漱石回答:“因为之前读过,所以再看时反而可以脱离情节。”
史密斯沉吟,
“脱离情节吗?”
他说道:“既如此,那你就来聊一聊陆爵士在这部小说中的化用好了。就比如,你能不能读出来,《洛丽塔》在文本上有调侃卢梭《忏悔录》的意思。”
夏目漱石沉吟,
“是有的。”
史密斯“嗯”了一声,说:“那你再举例。”
夏目漱石低声道:“我认为,亨伯特的初恋安娜贝尔来自于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
史密斯赞同,
“继续。”
夏目漱石便接着回答:“还有,洛丽塔借口戏剧排练,实则私会奎尔蒂,这部分有《包法利夫人》的影子。”
史密斯非常满意,
“很好。继续。”
“啊这……”
夏目漱石懵了,
“还有吗?”
史密斯说道:“可太多了!奎尔蒂和亨伯特的关系,似乎在挪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分身者》,或者坡的《威廉·威尔逊》。当然,歌德在自传中提到他在路上看见了自己的身影……”
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
渐渐地,有读者聚拢过来,
“原来如此。”
“所以说,陆爵士的设计都是有目的的。”
“难怪有些晦涩。”
……
史密斯环视了一圈,觉得在这里公开讲课并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