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战场上,我方三百万,而对方不足两百万,兵力上我们占优。
只要他们没有夺得制空权,我们就能一直坚持下去。
至少坚持两个月没有问题。”
风行三郎说的没有错,在开战之初,日本就运输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和生活物资到半岛南端。
这些物资以及渡海作战的军队两个月的消耗。
还有一点,在开战之前,双方都挖掘了大量的地下工事。
想要挨个拔除这些工事,费时费力。
当然,如果掌握了制空权,使用轰炸机投掷重达一吨多那种专门对付要塞的航弹,对付这些地下工事或许就会相对简单不少。
整个御前会议开得裕仁郁闷不已。
也就是说,这一场战争的胜负根本就不是他们出力最大的日本军队能够决定的。
而是联军的空军是否给力。
但是,如今联军的空军已经完全处于劣势了。
如果联军空军短时间内没有获得强有力支援,根本就坚持不了几天时间。
当天晚上,裕仁召见了负责日本事务的米国特使沃尔特。
“特使先生,仁川之战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不知贵国有什么后续的安排?”
此时的裕仁,已经把整个帝国命运都押在米国人身上。
因此,此时裕仁的态度那叫一个恭维。
“仁川之战的结果,对我们双方而言,都是灾难性的。
我们如果不能及时想到办法,半岛战事我们必败无疑。
我们也知道,我们如果战败,贵国的全球战略就是一个笑话。
而对于我国而言,此战一旦失败,东北国防军很有可能会直接出兵日本,再次对我国进行武装占领。
那样一来,对我国而言就是亡国灭种的代价。
这个代价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
裕仁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米国加大对这一场战争的投资。
与此同时,华盛顿,五角大楼,一场关于是否加大对日本战场的投资的谈论正在。
“各位,我们不能就此向东北国防军投降。”
国防部长米歇尔语气沉重地说道。
“一旦投降,就标志着我们自由世界的失败。”
“部长先生,如今这个情况,我们应该应对?”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多伦一直都不同意向东北国防军开战。
因为,和东北国防军开战的风险太高。
然而,米歇尔却很是淡定地说道:“我们国内还有不少完好的战斗机,他们的作战性能,相对于如今的战机,相差不多。
如果不是用来做空优战机,它们完全可以继续上战场。”
“飞行员的问题怎么解决?”
多伦立马丢出另外一个问题。
“我们完全可以招募那些退役的飞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