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继续哽咽着说道:“我们九死一生,从洪水中逃出来,以为官府会管我们,会给我们一个安置的地方。”
“可是,他们不但不管我们,还将我们赶了出去,让我们自生自灭。我们这些人,就像是被抛弃的孤儿,无家可归,无路可走。”
陆砚辞听后咬牙切齿,心中充满了愤怒。他暗骂这群官员不干事就算了,还想隐瞒自己的过错。这种事情,怎么能够瞒得下去!
他深吸一口气,尽量平复自己的情绪,然后转头看向其他难民,大声问道:“还有没有人愿意站出来,说说你们的遭遇?”
他的话音刚落,就有十几个人陆陆续续地站了起来。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都有着相同的遭遇。他们逃难而来,希望在这里能够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其中一个老者颤抖着声音说道:“往年洪灾后,紧跟着就是饥荒。我们这些人,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吃的了。如果再不采取措施,恐怕就会有人饿死。”
“而且,饥荒过后,往往还会爆发瘟疫。那样的后果,我们真的承受不起啊!”
陆砚辞听后心情沉重。他知道,老者说的是实话。往年的经验告诉他,洪灾过后,饥荒和瘟疫往往会接踵而至。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这些难民将会面临更大的灾难。
陆砚辞站在难民们面前,神色凝重地说道:“这件事不能再瞒下去了,我必须立刻告诉皇帝。”
他环顾四周,看着那些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难民,心中一阵酸楚:“你们先在军营里待着,我会上奏皇帝,让他来处理这件事。”
难民们听后,眼中都露出了惊喜的光芒,他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陆砚辞的决定。
对于他们来说,能够得到朝廷的关注和救助,无疑是雪中送炭。
陆砚辞转身找到了副将,与他详细说了这件事。副将听后也是愤慨不已,他本就是寒门子弟,从士兵一步步爬上来,深知百姓的难处。
他紧握着拳头,坚定地说道:“将军,您放心去吧,我会照顾好这里的众人。”
陆砚辞拍了拍副将的肩膀,感激地说道:“有你在,我放心。记住,一定要保证他们的安全和基本生活。”
副将点头应道:“将军放心,我会竭尽全力的。”
交代完事情后,陆砚辞便匆匆赶回军营。
他坐在书桌前,沉思片刻后开始奋笔疾书。他要将这里的情况详细奏报给皇帝,请求朝廷尽快采取措施救助这些难民。
奏折写好后,陆砚辞叫来了一名信使,将奏折交给他并郑重地嘱咐道:“这份奏折十分重要,你务必以最快的速度送回京城。”
信使接过奏折小心翼翼地放入怀中并应道:“将军放心,我一定不辱使命。”说完他便骑上马匹疾驰而去。
陆砚辞目送着信使远去,心中默默祈祷着皇帝能够重视这件事并尽快采取措施。
时间紧迫,他必
须尽快赶回京城,亲自向皇帝禀报此事并请求朝廷的援助,想到那些正在遭受苦难的百姓,他心中便充满了紧迫感。
在陆砚辞赶回京城的途中,京城的朝堂上已经因为那份奏折闹得沸沸扬扬。
丞相坐在书房内,手中拿着那份奏折,眉头紧锁。他反复翻阅着,每一个字都像是针一样刺在他的心上。
这份奏折的内容,不仅让他震惊,更让他感到深深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