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知道,此事已经超出了他的处理范围,只有皇帝才能做出最终的裁决。
与此同时,在皇后的宫中,眼线匆匆来报:“皇后娘娘,大事不好了!大理寺卿已经将那份证据交给了皇帝!”
皇后闻言,沉默了许久。她并没有立刻去找皇帝辩解,因为她知道,此刻任何的解释都是徒劳的。反而,她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给静安侯传去了消息。
静安侯在接到皇后的消息后,看着那份证据,沉默了许久。他知道,这份证据足以让他身败名裂,甚至丢掉性命。
他长叹一声,然后决定亲自进宫求见皇帝。
皇帝正在御书房内大发雷霆,对于静安侯的背叛和皇后的欺骗感到愤怒不已。
这时,太监匆匆来报,说静安侯已经在殿外跪了一天一夜,请求皇帝的宽恕。
“让他跪着!”皇帝怒吼道,他现在并不想见到那个背叛者。
静安侯就这样在皇帝的殿外,从日落跪到了日出,整整一天一夜。他的双膝已经麻木,但心中的愧疚和惶恐却让他无法起身。
翌日清晨,朝臣们纷纷来到皇宫上朝。
当他们看到静安侯跪在皇帝殿外时,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很快,这个消息就在朝堂上传开了。
“你们看看,这就是静安侯的下场。”一位大臣低声议论道。
“平日里他仗着皇后的宠爱,作威作福,现在终于得到报应了。”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朝堂上,大臣
们兴奋地讨论着静安侯的事情,仿佛这是一场盛大的狂欢。
他们平日里受够了静安侯的嚣张跋扈,如今看到他落魄至此,都感到一种莫名的快感。
这时,有人注意到了站在一旁的陆砚辞。他神色平静,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但众人都知道,这次的事件与陆砚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有人开始凑到他身边,说起了风凉话。
“陆大人,这次的事情可真是大快人心啊。”一位大臣笑着说道。
“是啊,陆大人可真是朝廷的栋梁之材,连皇帝都对你宠爱有加。”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
陆砚辞却只是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说道:“各位大人过奖了。此次事件乃是皇帝英明决断,与陆某无关。倒是各位大人应该小心说话,不可妄论此事。”
朝堂上,气氛紧张而肃穆。皇帝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的大臣们。
众人皆知,今日朝会不同寻常,因为昨夜大理寺卿彻夜未眠,全力调查静安侯的事情。
大理寺卿神色凝重,手持一份奏折,迈步出列,恭敬地向皇帝行礼:“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皇帝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陛下,昨夜臣派人彻查静安侯之事,现已掌握确凿证据。”大理寺卿说着,双手将奏折奉上:“此乃臣所查实之证据,请陛下御览。”
皇帝接过奏折,缓缓展开。他的目光在纸页上扫过,脸上的笑意逐
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凛冽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