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暴富从给秦始皇做历史直播开始 > 160 穿越三大神书 第十一个直播视频 龙(第2页)

160 穿越三大神书 第十一个直播视频 龙(第2页)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他们要努力奋斗不断向上,绝对有一天要比李唐更加辉煌更加强大!

·

两宋的君臣和百姓那也是眼巴巴的看着神龙,想要知道神龙对宋朝的评价。

果不其然,神龙在说了一大堆宋朝文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之后,就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留了一个任务,那就是把燕云十六州给拿回来。

有点失望,但更多还是愧疚的宋朝众人:“……”

——呜呜呜肯定就是他们给神龙丢脸了!

——不就是燕云十六州吗?若是不能收复回来,那他们都要没脸下地府去见神龙了!

·

元朝的神龙对元朝的评价就是打仗确实不错,直接就把神州大地版图给打到最大,当然神龙最真切的希望还是元朝和明朝真正成为兄弟姐妹,一个负责朝政,一个负责打仗,直接让神州大地变成更大。

元朝众人:“……”

明朝众人:“……”

感谢神龙送来的建议,他们会认真考虑一下的。

而对于明朝,神龙的评价也是极高,当然其中还是有所不足,不过也算很不错了。

“唐朝灭亡到明朝灭亡这将近一千年的历史里,除了明朝存在的两百多年里,神州大地上的汉人一直都是被打压被欺负的状态。两宋时期更是屡次被金、辽和蒙古暴打,靖康之耻更是耻辱中的耻辱,元朝时汉人又被划分为三等人,南方汉人更是被化为四等人,清朝时被满人统治,裹脚和剃头易服也是……一桩耻辱,清末更是接连被列强侵略,割地赔款屡屡发生,这真的是就是整整一千年的时光啊……”

“若是没有明朝,汉人当何去何从?神州大地的未来又在哪里?这皆是不得而知。而且明朝还是建国最为艰辛,也是得国最正的王朝,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甚至做过和尚当过乞丐。”

“其实出身卑微,不是耻辱,反倒是在建一番事业之后的荣耀。更遑论再也不会有人能模仿和重复朱元璋的成功,他靠着一刀一枪,让汉人重新站在了历史中央。从鄱阳湖水战到徐达攻入元大都,从沐英平定云南到蓝玉捕鱼儿海大捷,宋朝三百年没有收回的燕云十六州,朱元璋只用了一年便收回。”

“相比那些只会靠着篡位和欺负孤儿寡母,结果还一事无成的王朝,明朝无疑是得国最正的王朝。更重要的是,明朝还是最为刚强硬气的王朝,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放眼整个明朝,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明朝皇帝即便是有荒唐无能的,有不务正业的,但除了大明战神朱祁镇之外,却没有一个软骨头。就算是皇帝被俘,甚至极为不要脸的做了叫门天子,也没有妥协用土地钱财去换取所谓的偏安一隅。”

“还有明末时期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依旧可以兵分两路对抗满清和李自成,明太宗朱棣五征漠北,生于战乱,死于征途,打得蒙古人几十年不敢侵犯大明边境。明宣宗朱瞻基三千铁骑,大破兀良哈数万精兵。明宪宗朱见深犁庭扫闾,沉重打击女真,为辽东取得暂时安稳的局面。”

“明朝刚毅忠心的大臣也不少,粉身碎骨浑不怕的于谦,封侯非我意的戚继光,一世清廉的海青天海瑞,工于谋国、拙于谋身的第一首辅张居正,知行合一的王守仁等等,皆是数不胜数。日月山河永在,明朝作为刚明,就如同一盏引路明灯,带领汉人走出漫长的黑夜。”

“即便明朝各方面都不是最强的,但明朝的骨气和文化,辉煌和成就皆是值得每一个人铭记和学习。”

元朝的君臣和百姓都亲眼目睹,当元末时期元朝大败,元顺帝北逃后,有部分蒙古人是跟着元朝的宗室逃亡塞北,但还是有很多已经习惯和依赖于中原地区的繁华生活而不愿离开,同时也没有离开。

而对于这些留下来的蒙古人,显然这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给予了不错的待遇。

即便是对于在北伐之中俘虏的大量蒙古人,朱元璋也是,他们蒙古人在灭金、灭西夏和灭宋的过程中,可是经常屠城灭族,手段从现在来看确定就是有点……咳咳咳残忍,而且他们元朝一直都是采取民族歧视政策,就是竭尽一切力量去打压欺负汉人。

由己及人,若非是亲眼所见天幕神仙给出的明朝情况,元朝君臣是万万不敢相信朱元璋居然会采取怀柔政策,而不是选择赶尽杀绝斩草除根。

甚至还昭告天下,所经之地所经之城,勿乱杀人,勿多民财,勿毁民居,勿废农具,勿杀耕牛,勿掠人子女,民间或有遗弃孤幼在营,父母亲人来求者也立即还之。

就算是对待某些比较顽固守旧的蒙古军队,也是抬出先王为自己的政策正名,并且宣扬要广示恩信,以安民为重,不能单单只看着曾经的仇恨。(2)

而且对于投降明朝的蒙古人,无论是被俘还是主动投降,朱元璋也都给予肯定。

比如李文忠在应昌大捷中,俘获了元政权里的诸王官僚数百人,朝臣就认为应该举行献俘仪式,以彰显朱元璋的声威,但是朱元璋却不这么认为,他要求“礼部榜示,凡北方献捷至,尝仕元者,不许称贺”。

此外朱元璋对于那些终身与明朝为敌的蒙古将领也以礼相邀,极力争取,比如说北元政权的支柱王保保,朱元璋就曾七致其书,劝他归降,并且把他妹妹立为了秦王妃,并且多次公开称王保保是“大丈夫”。

其次,对投降的蒙古人,在物质上给予优厚的待遇。朱元璋对蒙古人,不仅在在身份上给予了肯定,对于投降的蒙古人,在物质上也给予优厚的待遇,只要投降,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不管人数多还是少,都给予赏赐,并且妥善安排他们的生活。

甚至在蒙古人有需要的时候还会分配给房屋,按时发放粮米财物,让他们拥有一个安定的生活。(3)

朱元璋一再强调的,这也就是说他认为华夷之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因时而异,至于是否正统,并不在民族,而在于是否能接受和信奉华夏传统纲常伦理,只要能,就是正统。

同时那明朝皇帝朱元璋居然还意识到,在蒙古人中,首领的作用非常大,为了争取这些首领,朱元璋在告天下诏中就表示,只要蒙古首领来降,一律按才能选用为官,即:只要率众来归,一体量才擢用。(4)

这也就导致了投降的蒙古人在明朝当官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些人还曾与明朝激烈对抗过,但朱元璋都不管这些,可以说真正做到了唯才任用。

最后,对于投降的蒙古士兵编入军籍,并给予优待。由于蒙古士兵在作战中的勇猛表现,对于归降的蒙古士兵,朱元璋也主张“充实卫所编入军籍”。

明军攻下元大都之后,曾经以北征军留守,最初设置了六个卫所守卫北平,而到了洪武八年,北平都司管辖已经发展到了十八卫三所,而卫所数量的快速增加,很显然与蒙古士兵的编入有关。

而在这里面被编入卫所的并不单单只有蒙古士兵,其中还有其他族的归附人,包括色目人、山后人以及滞留于中原的故元军户等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