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 第 161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22(第2页)

第 161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22(第2页)

【妖怪是自远古时人类由于认知水平的钳制,对自然界中暂不可知的现象与事物的统称。原始社会的人对诡异的、神秘的事或物,不能通过常识解释便将其想象成妖怪一类。】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志怪小说的高峰期,出现了许多经典的志怪小说。比如干宝的《搜神记》,是古代志怪小说里的经典代表作。】

【《搜神记》就是最早提出“妖怪”一词的小说,在书中对“妖怪”一词解释为:“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也。”】

【在华夏古代,越是乱世时期越容易诞生志怪小说。当时局动荡,政治不稳,文人想要表达对当朝的不满充满了危险,统治者不如盛世帝王那样开明包容,文人只能通过讲述“鬼事”来隐喻当朝时政,这也是

为什么越是衰落越容易诞生更多志怪小说。】

“隐喻朝政,哼。”晋武帝司马炎想起那群不服管的世家公子们,眼里闪过一抹杀意。

一会儿是竹林七贤,表面放荡不羁实则对自己不满,一会儿是志怪小说家,表面写鬼故事实则写朝政,这群文人,实在是讨厌。

但是他却不能杀,晋本就依靠世家,若能杀他早杀光了。

只是实在是不爽,该如何解决才是?

【比如两晋时期,因为司马政权来路不正,世家大族的争斗,加上流行清谈,让这一时期的志怪小说达到了一个高峰时期。】

【张华的《博物志》最长,有400卷,颜之推的《集灵记》,侯白的《旌异记》,东阳无疑的《齐谐记》,王嘉的《拾遗记》,祖冲之的《述异记》,没错,就是数学家祖冲之;编纂了《世说新语》的刘义庆,还编了几本志怪小说《幽明录》《宣验记》,但是很可惜原书已经失传;】

祖冲之面对儿孙们惊讶的眼神,抚须一笑:“怎么,研究数学累了,研究研究鬼怪之事不行吗?”

祖暅佩服:“爹,你脑子真好用,怎么没分我一半呢?”

父亲又是研究数学又是研究天文历法,哪个不费脑子?偏偏父亲还能都有所成,相比之下,自己真是太弱了。

祖冲之拍拍儿子脑袋:“好好学习,不然以后出去说是我儿子,小心别人嫌弃你丢了为父的名头。”

祖暅:“……”

突然压力好大,他是不是得也写一本志怪小说向父亲看齐?

不然著作不够,显得自己好差。

【嗯,魏文帝曹丕也写了3卷《列异传》。原来你是这样的曹丕。难以想象一个皇帝白天治理国家大事晚上一个人写鬼怪小说的模样~】

曹操看向曹丕,眼神诡异,第一次发现自己对这个儿子不是很了解:想不到你是这样的老二。

曹丕面上一本正经,但是心里还有些小得意。

虽然是写着玩玩,但能青史留名,说明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写得很成功,他多厉害!

而刘彻对后世皇帝的各种爱好已经见怪不怪了。

“这些皇帝们,真是什么人都有。”

大臣们:“……”

后世的皇帝到底怎么选的?大臣们在暗戳戳的疑惑。

一个个皇帝奇形怪状,什么爱好下毒的,爱好花石纲的,爱好开药方的,爱好当道士的,爱好做木匠的,爱好盖章的,爱好逛青楼的……竟然还有爱好亲自写鬼故事的。

对比之下,武帝好美色男女通吃算什么!真是最正常不过了!

【而且,《列异传》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描写鬼类故事的志怪小说,对后世鬼怪小说的描写有着巨大的影响。比如《谈生》写冥婚,《宋定伯》写宋定伯捉鬼卖鬼,其中许多情节为后世志怪小说所采用。】

【在《列异传》以前,两汉也有部分神仙志怪小说,但是那些作品更多的讲述求仙问道故

事,更偏向于“求仙”,比如郭宪的《汉武洞冥记》,班固的《汉武故事》,东方朔的《神异经》《十洲记》等,都是各种写汉武帝刘彻求仙问道见神仙的故事,刘猪猪可谓是最古老的“同人原型”。到《列异传》以后,才开始讲“鬼”。】

刘彻:“……”

写他求仙问道,不就是写他被骗吗!

他就说隔了几千年的后人怎么知道自己被方士骗,原来是被那么多文人写进了小说,他们就没点别的题材写了吗?

刘彻阴森森看向往后面躲的东方朔:“曼倩,你看来很喜欢写小说啊?这么喜欢写朕,不如进宫来为朕记录?”

进宫能贴身记录帝王生活的,自然是被阉的宦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