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重生的我没有格局262章 > 第705章 魏刚也干了(第1页)

第705章 魏刚也干了(第1页)

第705章魏刚也干了!

“庄老师,我的建议是多跟老安头沟通,他现在也咬人的,没有以前儒雅了。”

“……”

安独秀其实在国内也有一定的特殊地位,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是建康高校圈第一个“民选”校长,性质是不一样的,算是中央的一块“试点”招牌。

正常发展逻辑,安独秀肯定应该黯然退场,因为他基本上不举债,也不放心任何校内科研成果抵押出去,但是学校院系规划的眼光还是有的,唯一硬伤就是没钱。

早先刘谌都不带正眼瞧他的,认为这货就是典型的“小农思维”,还院士呢。

结果天降一个张浩南,让刘谌直接没脾气。

你有福,你叼,算你牛逼!

现在掌教真人安独秀的做事逻辑就是先自己试试,这要是成了呢,那肯定是最好的。

如果成不了呢,再去找“本门当代真传大弟子”……张浩南。

万试万灵,于是一直试一直灵,让兄弟院校都看不懂两江工业大学在搞什么鬼东西,横向扩张形成了相当有力的集群。

目前筹备的沙城科研中心,未来必然是要打造成分校区的。

这方面张浩南还是挺佩服安独秀魄力的,事情肯定一体两面,有好肯定就有坏,比如经费的滥用,比如学术贪污,比如学术泄密,比如对外勾结秘密交易,等等等等,都是防不胜防的。

“会增加编制吗?”

职业上并无高低贵贱,但知识的阶梯就是很直白的。

当然收入大大增加,这是毫无疑问的。

不过这个跃迁,仅限于两江工业大学医学院,背后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浩南哥”从这所大学毕业的。

对有更高追求的学者来说,肯定不可能止步于“工程师”,他们都要探索更高一层的“科学家”。

“不会。主要是经费的利用率问题,所以谈不上增加什么编制,就是会计要苦一点。但整体上来说,对学校现在几个重点院系都有好处。比如材料,比如刚才说的土木工程学院,如果按照校长的思路,优秀学生会提前得到锻炼机会,毕业后能省不少事情。算是抢跑吧,但说实话,至少科研人员和教职工的收入,能涨一大截,因此积极性还是不错的。反正今年土木毕业的,共济大学都被压了一头,江北几百个工地,清一色都是两江工业毕业的先吃到肉。”

“那建军节结束了,我去找他喝杯茶。”

此刻张浩南跑来松江理工搞合作,庄雪岩如果“鬼迷心窍”要吃独食,安独秀能咬到松江光学仪器研究所接受审查。

简单来说,国内的医疗卫生领域,也是偏“应用工程”领域,说是“人体工程师”也不为过。

这些可比钱还要珍贵。

只不过比例不好定,安独秀也不好拍板,所以一直往京城跑。

这就是为什么安独秀现在动不动就去京城游说搞医学中心,整个机构可以视作二级学院之上的一个单位,学校当然还要管理医学院,不过在经费利用这一块,医学中心要拿走相关赞助经费的大头。

按照原先的管理,怎么着都是“雨露均沾”,现在就多少有点儿“能者多劳”的意思。

这对省医院的一线医生都有很大的冲击力,医疗卫生系统是个很大的圈子,但消息传播非常快,毕竟医护人员交流是长期处于高频状态。

更加的纯粹,只有赤裸裸的“学术-金钱”关系,连高标准的道德约束都不存在。

各种讨论,各种猜测,但只有医疗系统内部的人才清楚为什么会这么离谱。

所以今年高考两江工业大学的医学院分数线奇高,这背后就是张浩南、安独秀、金毛老汉等等多重的影响。

好在庄雪岩是个很听劝的,听从了张浩南的建议。

这個底气来源,就是两江工业大学医学院正在产生效益,由“沙食系”带来的涉外收入、委托研究收入、科研成果转化股份分红收入,让诸多老教授对年轻教授那是酸味满满。

两江工业大学医学院今年录取分数线奇高无比,让很多外省考生家长看不懂,这光景也是属于非常有名的社会热点。

现在张浩南的海外资金如果采购科研设备、仪器,甚至包括专门为某个学者建立一个专业、系、二级学院,哪怕不在两江工业大学,安独秀也是没意见的,但是,必须要有两江工业大学的参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