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好友快报 > 第86章(第1页)

第86章(第1页)

长悲山最大的佛像释迦牟尼像在前朝桓宗灭佛时被砸断了——那佛像历时六年才完成开凿,精美而巨大,然而头颅和半个肩膀在佛难中被砸毁,至今未能重修。

前朝的桓宗是英宗的兄弟,六十七岁登基,登基后下令砸毁长悲山下英宗为怀念母亲文宗而修建的释迦牟尼巨佛。桓宗恨了母亲一辈子,也恨了姐姐英宗一辈子,下令砸毁佛像后,他亲自去了长悲山下,看着匠人凿去佛像的眼睛、耳朵、口、鼻,看着巨大的佛头坠落。

随后桓宗赐死了自己的妹妹襄城公主。

如冬室热,其相轻微,而余势强,说名为恨1。长悲山下,自有长恨。

佛子陪奉玄去了长悲山下。白天才下过雪,天色渐黑,世间似乎只剩下了黑白二色,忽然,前方金光大盛,现出了黑白之外的第三种颜色。

长悲山石壁上,百余间佛窟透出烛光,佛窟中巨大的佛像被烛火照亮,似乎被镀上了一层金色,令人依稀想见百年前的宏伟盛况。灯火不止亮在空中,也亮在水上,长悲山下的佛窟前有一块水泊,平静无波,名叫镜泊。

释迦摩尼像的佛头就坠落在镜泊中,镜泊水浅,失去了耳朵和眼睛的佛头半露出水面。金光闪动,烛火和山壁上的佛像倒映在镜泊中,石像、石像倒影生成了两种色幻虚实世界。

奉玄站在了长悲山下,四丈高的菩萨低眉下望,在金光之中,他抬头看时,忽然感受了到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人生在天地之间,如稊米处在大仓之中,自神佛观之,人的欲望与烦恼是否太过渺小,人自身是否又总为太过渺小的自身所困。

奉玄并不信佛,然而当他见到人力开凿出的巨大佛像时,突然明白了何谓小大之辩。困于小则不知大,以我心观天地,天地局促,以天地之心观天地,足以超尘拔俗。人生烦恼心、欲心、色心,灭烦恼心、欲心、色心。

震撼过后,奉玄和佛子沿着长道向前徐行,低处的石壁上似乎写了梵文佛经,痕迹磨灭,看不清晰,佛子看了片刻,说刻的是《维摩诘经》:释迦牟尼说佛国不在远处,就在眼下,佛弟子舍利弗观看眼下,只见地上遍生荆棘沙砾,于是以为佛国不净,释迦牟尼答舍利弗:“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佛土严净,非如来咎。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2人心不净,秽恶充满,不能见佛国功德庄严。

走着走着,奉玄发现几个佛像身后的大光相石刻上都凿有几个方正的洞,那洞是以前插柱子用的:匠人在石壁上凿出方洞,插上木柱,可以借此为佛像搭出遮风挡雪的长棚。一百多年过去,木头早已朽坏,佛像的莲华大光相上就只剩下了空洞。

无数烛火因从佛窟外吹过的风而微微闪动,一些高处的佛窟中的蜡烛在风中熄灭了。范宁郡还在戒严之中,长悲山下几乎没有游人,几个守灯的僧人遇见奉玄和佛子,叮嘱他们二人不要往没有灯火的地方走,那里怨气重,说完就去重新点燃蜡烛了。

奉玄和佛子沿着长道走了没多久,看到前面堆了一些无法拼凑重修的石像残骸,或是戴着璎珞的肩颈、或是只剩下结跏趺坐的腿的莲座,后面立着一座重修碑。佛子怕奉玄大病初愈,走路不稳,先迈过碎石,然后拉着奉玄走了过去。奉玄提灯笼细细看了一遍碑文。

碑上有一段碑文说寿安皇太女额外出资,让匠人修复了一尊三丈高的菩萨立像,那菩萨头上的宝冠残损,宝冠正中本来应该有一个小阿弥陀佛,然而皇太女要匠人在重修时将阿弥陀佛小像换成了一只蝉。

奉玄不太了解佛门的造像,刚才见过的几座菩萨像头上雕刻了宝冠,但是只是华蔓冠。佛子修佛,奉玄有不懂的地方就可以问他,他问佛子:“好友,菩萨的宝冠正中刻阿弥陀佛,有什么说法吗?”

佛子回答:“那种宝冠叫化佛宝冠。阿弥陀佛发愿建下西方极乐净土,菩萨宝冠上刻阿弥陀佛是为了表示菩萨接引生死,将带人前往无上极乐世界。”

“刻蝉呢?”

佛子说:“我没见过。”他想了想,说:“刻蝉或许有高尚其节、光明重生之意,这倒也很贴切。陈思王《蝉赋》称鸣蝉‘皎皎贞素’,蝉在地下隐居多年,一朝破土,展翼高飞,餐风饮露,淡泊寡欲,最后蝉蜕人间,始终不染尘埃。”

在佛子说自己没见过刻蝉的宝冠时,奉玄的心忽然像是被什么扎了一下。刻蝉……与佛门无关。蝉与道门关系密切,道门有时将得道称为蝉蜕。荀靖之没有去往极乐世界,“荀靖之”这个名字已经消逝,奉玄不再拥有这个名字,有了新的身份,如同一只鸣蝉蜕去了旧壳。石像凝结了一个过去的片刻,留住了那个片刻——当寿安皇太女让人将阿弥陀佛换成鸣蝉时,是如何怀念自己的幼子的呢。

一位母亲如何怀着最好的祝愿怀念自己不能相见、不能相认的骨肉。

奉玄忽然觉得眼中一片酸涩。

佛子发现奉玄脸色不对,问:“吾友身体不适?”

奉玄说:“酸风射眸,只是风太凉了。”他说:“我想去看看那座蝉冠菩萨像。”

“我也想看一看,我们一起找。”

佛子和奉玄走出了佛骸石堆。

三丈高的大像应该很容易找到,然而奉玄和佛子沿着石壁下的长道走了许久,一直没有看到蝉冠菩萨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