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的故事 > 第62章(第1页)

第62章(第1页)

“哎……哎!你这人怎么回事,穿得挺文雅的,怎么说话这般难听!”缅伯高撅着嘴说了一句,忽地想到什么,摸着还有些肿胀的后脑勺,“噢!我想起来了,你肯定就是刚才在背后敲我闷棍的混账吧?”

白面书生强忍着杀意,冷哼了一声,“此间没有其他人,当然是我做的!”

缅伯高当即抬手,下狠劲拍了白面书生后脑勺一下,“哟呵!你很狂妄啊,敲了我闷棍,还这般理直气壮!”

这一拍由于打击部位的原因,并不响亮,但因为缅伯高下了狠手,白面书生瞬即被拍懵了。

他自打定居失落峡之后,从未有人敢对他如此放肆,谁见了他不得躲着走,谁见了他不得胆颤心惊,毕恭毕敬地奉上一切?

白面书生气得小脸发青,怒声道,“你敢打我?你知道我是谁吗?”

正所谓酒壮怂人胆,缅伯高此时还有几分醉意,加上之前错过了旅客讲述水鬼故事,因而根本没有丝毫胆怯,冷笑着答道,“你先瞧我的闷棍,我拍你一下后脑勺,这很公平……不管你是谁,都得讲道理,除非你是李二凤!”

白面书生脸色铁青道,“大胆!岂有此理,你实在太过分了……”

“噢噢!是有点过了!”缅伯高懊悔地拍了拍自己的额头,打了一个长长的酒嗝,“都是这枸酱酒惹的祸,我怎能直呼圣人的绰号,实在大不敬!但圣人心胸宽广,连魏征那等尖酸刻薄的臣子都能容忍,必然也不会在意我这无心之过。”

白面书生抠了抠脑门,不禁有些头疼,心想这人怎么回事,总能以奇怪的角度曲解自己的意思。

他沉吟片刻,指着自己那双狭长的眼睛,“我说得不是这个……你真的不知道我是谁吗?好好看看我这双眼睛,有没有想起来点什么?”

缅伯高凑到近前,几乎脸贴脸,鼻尖碰鼻尖,瞅了半晌,砸吧几下嘴巴,“兄台,我倒是想看你的眼睛,但你得先睁开啊!”

白面书生瞪大眼睛,咬牙从喉咙里挤出一句,“我一直都睁着呢!”

缅伯高又打了个酒嗝,无奈地叹道,“看不见呐!”

白面书生深吸一口气,决心不再跟缅伯高继续废话下去,举起那张丝绢,语气森森,“眼睛的事情先放一边,我是谁也暂且搁着……你且瞧瞧这是何物?”

“这、这不就是一方丝绢吗?人家都说读书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你这书生却是更甚,竟连丝绢都不认得,可怜!可叹啊!”缅伯高懒懒地看了看白面书生手里的丝绢,揶揄道。

白面书生恨得牙痒痒,一双拳头握紧了又松开,终究还是忍了下来,“我问的是这丝绢里有什么东西?”

缅伯高歪着脑袋想了想,瘪着嘴说道,“丝绢里当然是丝线啊!”

“也不是这个意思……”白面书生一手拿着丝绢,另一只手取出了前端削尖的竹竿,眼神冰寒地问道,“我说的是这丝绢上面的味道,你最好想清楚了在回答,我的耐心已经耗尽了!”

缅伯高没注意到白面书生的小动作,吸了吸鼻子道,“这我没法细说啊,我又不是绣娘,如何能知晓这丝绢上面的味道……哎哎!你要真想知道,大可自己舔一舔嘛,我之前在戎州采买这些布料的时候,那绣娘跟我说过,想要分辨一匹布有什么门道,不仅要靠鼻子,还得靠嘴巴。”

白面书生皱了皱眉,细想一番,觉得似乎也有几分道理,于是将丝绢凑到唇前,伸出舌头舔了两下,恍然道,“有点酸,还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感觉很熟悉,但又很陌生……你觉得会是什么呢?”

缅伯高耸耸肩膀,“这我怎么知道,我又没尝过!你可以自己慢慢猜嘛,能用的材料又不是很多,总能猜到的。”

白面书生愤愤地将丝绢扔在地上,慢慢举起竹竿,阴沉着脸道,“我又不是女子,猜什么猜!赶紧把秘方交出来,否则……”

正当缅伯高想说些什么的时候,一串细微的趟水声在底舱中响起。

白面书生双眼一眯,速即闪进巨石的阴影里,鬼魅地潜逃出去。

他前脚刚离开,抱着大鹅的张牧川和捧着酒囊的娑陀就踏进了暗房,双方错身之时仅仅隔着一块木板。

张牧川灵敏察觉到了有股气味渐渐远离,扭头扫视四周,却一无所获,随即回首看向缅伯高,低声问道,“刚才有人在这里?”

缅伯高拍了拍滚烫的脸颊,偏着脑袋,“好像是有个人,好像又不止一个……哎哎,我明明记得我在石城里找更衣室啊,怎么突然跑到这里来了?”

张牧川抽动几下鼻子,瞟了一眼缅伯高先前放水的地方,眨了眨眼睛道,“看来你是把梦境与现实混淆了,怎的喝了这么多……贡使大人,你酒量也就一爵,这枸酱酒便是再好,也不可贪恋无度,很伤身体啊!”

缅伯高身子酸软,到底是站不住了,索性一屁股坐在地上,抱着张牧川的大腿,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说道,“我也知饮酒无度会伤身子,但我这心里苦闷啊!”

“牧川兄弟,你有阳子兄弟陪伴,一路打情骂俏,自是不觉得,但我孤独一人,每日只能跟鹅兄谈心,无人携手并肩,难免就想起了家中的妻子,越是思念,越是心酸。”

“实不相瞒,这是我

在甲下二层行动的是一大队卫兵。

他们披着玄甲,脸上蒙着丝绢,有条不紊地搜寻完甲下二层,然后下到了底舱,很快便找到了张牧川三人,不由分说地将其一并拿下,押到了甲板上面。

缅伯高和娑陀面露惊色,大气都不敢出一下,这些人身上带着凌厉的气势,明显与寻常府兵不同,是真正经历过腥风血雨的杀才。

张牧川却是一脸坦然,他从这些人脸上蒙的丝绢,身上披的玄甲,以及腰间的横刀,已经看出了这些军士的来历。

在去大理寺担任司狱之前,张牧川有过一段参军的经历,而且加入的是大唐最威盛的军队——玄甲军。

这是一支立过无数战功的军队,也是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军队。

张牧川十二岁那年,心中对父辈的安排嗤之以鼻,故而与一好友连夜离家,纵马千里,到了西州交河城参军。

一年之后,好友战死,父亲病故,张牧川不得不带着好友的遗物回转长安,经历了风霜锤炼,他也学乖了,老老实实地遵循父亲的希望,到大理寺上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