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景云阕讲的什么 > 第37章(第1页)

第37章(第1页)

我与她虽并不交好,但除了提防她对婉儿有心加害,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

她摇摇头,未有言语,但满面的伤心愤懑还是被午睡醒来的太后发觉。

“回太后”,宜孙跪下道,“婢子的娘亲过世了,只因她是被阿爹休弃之人,婢子便不能服丧。阿娘只有我一女,如今只能孤零零地走,连扶柩之人都没有。求太后可怜,开恩准我服丧吧。”

太后听罢轻哼一声,语气中带着些不屑,“周礼有父丧三年、母丧一年,我大唐早就改为同服三年,没成想还是有错漏。被休之妻,难道就没有诞育子女么?女人怀胎十月,一朝分娩之苦,又岂是父亲所能体会?”

太后顿了片刻,又问道:“你母亲是为何被休的?”

“阿娘曾私自发卖了阿耶的两个妾室,被阿耶以妒行为由休弃”,宜孙回道,语气满是气忿,“可此事个中因缘错综复杂,绝非阿娘之过。”

“不过妒行而已,若以此为过错,天下男人岂非全为妒汉?你出宫服丧,若你父亲胆敢阻拦,我自会治他抗旨之罪。”

太后向来肯体谅身为女子之苦,今日既然说到此处,我何不顺水推舟,为天下娘子讨一个公道。

“太后”,我跪在宜孙身边,不矜不伐,“团儿想求个恩典。”

太后的脸上划过隐隐不悦,扫了我一眼,“你想为父母服丧,也得看看他们是什么身份。”

我忙回道:“太后多虑了,团儿是想为天下娘子求个恩典。这世间如宜孙娘亲者,不在少数。且不论淫、妒之行向来男子无错而为女子大罪,就算是不顺父母、多言、盗窃之过,虽男女同论,可犯此错的男人,尚有子女妻妾服丧,怎么到了女人身上,就不可比肩而论呢?”

我看到太后的脸色逐渐和缓,眼中神情也含赞赏之意。其实在太后身侧多日,我早知她会同意。

“倒是我小觑了你,起来吧”,太后面露笑意,“只是若以诏令颁行天下,总得有个由头,等婉儿明日来时再行商讨。”

我心中已有计较,干脆趁热打铁道:“太后若不嫌弃,团儿愿言语几句,服侍太后拟旨。”

我将心中思量一应倾吐:“母,为生我者,非父之妻。如太后方才所言,休弃之人,仍生我育我,此为天然亲情。而为子女者,父与母皆为血亲,自然不可厚此薄彼。”

“为生我者,非父之妻。说得不错”,太后听罢,敛去了方才的赞赏与笑意,想了半刻,才慢慢说道,“只是若依此意,庶出子女岂非应为生母服丧而置嫡母于不顾?”

太后一番话直接将我问得愣住,匆忙思量,本只为天下为母之人应得与为父相当,却全然未想嫡庶之分。

太后为嫡出,又是先帝皇后,想必是看重嫡庶之分的。可想到自己本为庶女,自小在家中长大,却几乎未听过生母之事,整个韦家中,她仿佛从未存在过,内心便生出几分酸涩。

脑中几番斟酌,硬着头皮答道:“嫡母持家,庶子女方能安乐长大,自然应当视为亲母。可生母亦是怀胎分娩,尝尽苦头方有婴孩之命。团儿以为,庶出子女应以同等丧期侍候嫡母与生母。”

“呵,以你之言,倒是不必有嫡庶之分了,庶子岂非应与嫡子平起平坐?那先帝的江山,该留给泽王李上金才是。”

我这才意识到太后心中芥蒂,急忙叩头道:“婢子不是此意,太后误会了。婢子原以生母和嫡母同等服丧,并非不分嫡庶,只是敬畏女子怀胎分娩之苦,感念生母之恩。

“嫡庶之别古已有之,自有道理,能使宗族有序、婚姻持重。泽王李上金生母只是宫人,先帝在时便不受重视,教习也远非储君要求。如今太后和圣人为亲生母子,血浓于水,方能齐心合力,使大唐隆兴、百姓安居、四方来朝。

“况且,婢子曾是圣人的身边人,阿姊又是庐陵王妻室,二人皆是太后嫡出亲子,团儿无论如何也不会为素未谋面的泽王说话啊!”

长长的一番话,我几乎在屏息中说完。自从裴炎之事过后,我很少在太后面前这样战战兢兢了。

太后的眉间渐舒,神情也恢复了方才的和缓,声音不疾不徐,“起来吧,我也不过闲话几句,你竟这样当真。”

长吁一口气,终于敢放下心中担忧。

看来太后对李家诸人,至今仍警惕于心。

“就如方才所言,休弃之妻,子女理当服丧”,太后催着宜孙拟旨,“至于庶母,就不必与嫡母相同了。”

冬日将临,冷意渐起。洛阳虽比长安暖和几分,却也该用上暖炉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