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景云阕苏易桥 > 第44章(第1页)

第44章(第1页)

登基大典进行到日中,已经过半,陛下武曌端坐明堂之上,赐宴群臣,娱以歌舞。

一阵悠扬的琵琶声从殿中升起,玉珠走盘,极为清脆。一个大约五六岁的小娘子伴着琵琶乐音轻盈飘来,翩跹而舞,远远看去竟有几分熟悉。琵琶所奏为教坊名曲《长命女》,小娘子的步伐原本有些露怯,可琵琶之音凝滞片刻、转瞬如清泉飞瀑直撞人心时,她也渐入佳境,舞态生云、翾风回雪。

陛下看得很高兴,连连夸赞。

一舞完毕,小娘子轻捷地走近圣人,恭敬行礼,抬起头时,我看到了那双幽深漆黑的眼睛。

竟是三郎李隆基。

他男扮女装,为武周新帝起舞庆贺。

我忍不住看向席间的皇嗣李旦,只见他缓缓起身,走到鸦奴身边,拉着他的手同陛下再次行礼,“隆基一片孝心,愿陛下长寿万年、帝业永昌。”

鸦奴也跟着他,奶声奶气地学道:“孙儿愿祖母长寿万年、帝业永昌。”

陛下被逗得哈哈大笑,半晌都未缓过来,连眼角都忍不住含着泪。

“三郎扮上娘子妆,可真是朱唇粉面、一笑倾城啊!”

“母亲”,他脸上带着笑,声音也极尽温软,“其他几个孩子,也都想略表孝心,母亲可还愿赏光?”

“那是当然!孙儿孙女来献乐献舞,我岂能不看?”陛下说罢,忙唤我去传。

我与他不觉对视,穿过半座明堂的喧嚣,眼神停驻片刻,彼此全力一笑。

如今,他在教子女求生了。

崔昭仪之子四郎李隆范携箫入殿,一首《兰陵王》,虽驾轻就熟,听得出练过许久,但箫声仍显稚嫩单薄。

十二岁的皇孙李成器吹笛而来,一曲《安公子》,如林籁泉韵,六马仰秣,席间众人早已含宫咀征,如痴如醉。

在豫王府的时候,他只有三岁,便常拉着豫王的手要学吹笛。那时我学于五兄,算得上会吹笛,也教过成器一些日子。只是如今他的笛音,如此高妙缭绕,不仅技艺娴熟,其中情愁意蕴,更是触人心门,恐怕整个宫中已无人能再为其师了。

皇嗣妃刘氏之女李花婉、王德妃之女李花妆,两人分隔两侧,一舞一蹈,步调一致,如对镜自照,待两人身姿交汇时,双双转头,露齿灿然一笑。原本跌宕旷达的《西凉殿上》,竟被她们跳出几分生动诙谐之趣。

明堂宴饮,一时欢歌笑语,热闹非凡。

他的孩子,除了尚在病中的李隆业,和陛下厌恶的次子李成义,今日都到了。

皇嗣携子女再次上前庆贺武周建立、陛下登基,一时群臣遥相呼应,山呼万岁之声响彻明堂。

一场费尽心机的筹划,一份孝子贤孙的示忠。皇帝武曌也给足了面子,而朝堂中仍心系李唐、以待将来的臣子,自然也如吃了定心丸一般。

大典之后,自然少不了击鞠。

早在今春,那时还是太后的陛下便命人在宫中组成娘子击鞠队伍,她亲自担当领队。

日光灼灼,一众身穿朱红骑装的小娘子策马而来,跃动的身影生气勃勃。她们身后,跟着大抵相同人数的郎君,郎君们一袭青衣,举手投足间也甚是意气扬扬。

马球场上,男女同为一队,并肩作战并不罕见,通常是娘子辅助左右,郎君直捣黄龙。可是各自一队、彼此抗衡,倒真是第一次。

一声“开球”,小娘子们纷纷散开,以迅雷之势飞奔至场地各处。浓烈艳丽的身影,掩映在霞光万尺与尘埃漫卷中,英姿飒爽,神采飞扬。郎君们虽也策马扬鞭,球技不凡,但在这些绚烂夺目的小娘子身边,反而显得落俗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