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宝扇记结局 > 第46章 第46章(第1页)

第46章 第46章(第1页)

没过两日,金山县的胡捕头带走府衙大半的弟兄们,前往肃州给怀王妃一行人采买补给,他们要运送的东西又多又杂,胡捕头在当地招了几十个壮年脚夫,一来人多安全,二来让他们沾光赚几个辛苦银钱。

临走前一日,珊瑚找到李志,给了他二钱银子,允他在路上花销,李志嫌少,珊瑚连讥带讽骂得他狗血喷头,李志气短,不敢和珊瑚耍横,他渐渐也看明白,出了国公府,珊瑚有谢宝扇撑腰,再不是他能随意打骂羞辱的。

采买的队伍走后,谢宝扇安心待在金山县,幸而有章素青相陪,她博古通今,见识深广,谢宝扇恍若回到往日在家里和姊妹们共同念书的日子。

北方的春日姗姗来迟,一连几日放晴,谢宝扇想外出踏青,只是金山县破败陈旧,又无名胜古迹,并无值得游览的地方,章素青却道万物复苏,郊外春光明媚,倒另有一番好风景。

谢宝扇和章素青二人合计一番,命人备了食盒甜酒,次日,她二人带着珊瑚,银环并茉儿,另有有福家的,有义家的,一行数人赶着马车,晃晃悠悠出了金山县城。

城外官道上还算平稳,到了乡下地方,道路年久失修,马车略显颠簸,谢宝扇和章素青素性下了马车步行。

初春时节,风淡云清,远方是稀稀落落的村庄,有个农人在田里劳作,珊瑚和银环没见过这番情景,只觉得陌生稀奇,她俩说道,“他们在种稻吗?”

谢宝扇笑她二人不识人间疾苦,“地里的土刚刚解冻,哪里就到了种稻的时候,况且北边大多耕种高粱小麦这类耐旱的作物,稻谷生长不易,农人们轻易不肯种它。”

信国公府有自家的庄子,往年严氏时常会带着她们到庄上小住,谢宝扇虽未曾亲自下田耕作,平日看得杂书多,比她们知道得多一些。

章素青接过她的话,说道,“我听人说北方的土地肥沃,只要不遇到天灾人祸,一年的收成,足以养活家人。”

谢宝扇给中宫盘账,她和庄子上的把头打过交道,深知农人不易,有田产的人家,丁税,户税,土地税,农业税,没有田产的人家,给人做佃户,日子过得更苦,往往辛劳一年,勉强才够裹腹。

谢宝扇记起怀王曾对她说得那些话,她看着前方大片开阔平坦的田地,叹气说道,“鞑子和咱们离得太近,百姓们时时受人侵扰,如何能过安生日子,可惜了这大片的土地。”

章素青说道,“听说这几年有怀王坐镇云州,边关百姓的日子好过多了。”

谢宝扇笑了笑,没说话。

一行人边走边聊,找到一块坡地,嫩绿的青草争先恐后钻出地面,像是铺了一块绿毯子,坡上长着两颗野桃树,粉红的桃花开得十分热闹,左右并无好景致,章素青见这儿倒干净,叫丫头们把毯子铺上,又拿出食盒,就着轻风花香吃酒闲聊。

说笑半日,就见有个妇人带着几个孩子在地里挖野菜,孩子们站得不远不近,好奇的向她们张望。

珊瑚招招手,那几个孩子羞怯的笑着,推推挤挤的不肯上前,那妇人见了,拍拍身上的泥土,朝着她们走过来。

这妇人脸色腊黄,身上裙袄破旧,孩子们的衣裳也打着补丁,显然日子过得并不富足,她走上前,先向谢宝扇等人问了一声好,说道,“你们就是从京城来的客人?”

她们住得村庄离县城不远,听说近日从京城来了一队人马,如今就驻扎在县城里,妇人见她们打扮出众,说话的口音也不同,就猜测是京城来的人。

谢宝扇看她虽是乡野妇人,行事却透着一股爽利,便道,“正是,叨扰你们了。”

珊瑚拿了几块糕点分给孩子们,孩子们刚开始不接,只眼巴巴的瞅着妇人,直到妇人点头应允了,方才欢快的接过去。

谢宝扇请她坐下说话,妇人恐弄脏了她们的毯子,随意的坐在草地上,笑道,“托你们的福,县衙招脚夫,我们当家的报名去了,要不是你们,哪里来得这便利事?”

乡下人没有手艺,光有一身力气,趁着农闲赚几个银钱便心满意足,平日这样的好事可不多。

“我们该谢你们才是,我们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到底不比你们本地人熟悉。”

据这妇人自述,她夫家姓文,就住在不远处的文家庄,家里有六口人,她随身带着竹篮,里面放着几样儿新鲜野菜,谢宝扇问道,“大嫂,你这是带着孩子们出来挖野菜?”

文嫂子笑道,“是呀,吃了一冬的腌菜萝卜,好不容易盼着野菜长出来,挖些野菜回去换换口味。”

有福家的凑近看了看,问她这些野菜该如何吃,文嫂子一一告诉她,最后索性把篮子里的野菜都送给她们,说道,“我们乡下地方,没甚么东西招呼你们,想来城里人没吃过野菜,要是不嫌弃的话,就当是尝尝鲜吧。”

有福家的推辞几回,她见谢宝扇轻轻颔首,便收下来了,又摸出十几文钱要给她,文嫂子死活不肯收,说道,“野地里随便长得玩意儿,不值一分钱,你们要是给钱,就是在骂我们了。”

文嫂子要强,有福家的见她不收,只得作罢。

说了几句闲话,谢宝扇问道,“我刚才一路走来,看见附近的田地打理得极好,还修着水渠,你们每年的收成可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