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重生黑心莲公主番外 > 31明镜(第1页)

31明镜(第1页)

立冬之际,皇上应下北斯王子求娶绍合公主一事,令满京城的百姓都十分震惊。

虽说婚期暂时定在来年的四月份,但皇上如此疼爱公主,众人皆以为公主会于南唐衣食无忧安享一生,日后再招揽个驸马入宫,即便皇上退位,也能做未来的长公主。

谁承想皇上竟舍得让她远嫁他国,宫里宫外的人都惊讶不已。

何止是旁人,懿成帝在应下此事时,心口都仿佛在滴血,眼看着自己的公主一颗心都奔赴在北斯王子身上,他不成全又能如何,若是伤了公主的心,懿成帝心里亦不会好受。

然而联姻之事众人并未议论多久,便发生了一件更加严重的事情——粮价翻了十倍,普通的百姓已经吃不起米面了。

京城都已这般,何况那些偏远小镇,百姓们揭不开锅,难民剧增。

这件事隐瞒了快一个月后,在京城受此影响下,终于纸包不住火,被皇上知道了。

皇上勃然大怒,于早朝上便对众朝臣厉声质问:“是谁告诉朕粮价翻倍不是大事,仅仅是因商户竞争?现下这是怎么一回事!若不是严重到京城百姓都吃不起粮,朕还被蒙在鼓里,全然不知!”

皇上震怒,下面的臣子们纷纷眼观鼻鼻观心,闭口不言。

唯有徐丞相上前一步,嗟叹道:“皇上,是老臣疏忽,未曾想到有人动了南唐粮储,亦听闻各地官府早在一月前便将粮食短缺一事上报于京,却直到今日都未曾收到一丝一毫的消息,想必是有人在暗中拦截,遂才能瞒下如此之久。”

懿成帝闻言觉得有理,连忙说道:“徐丞相赶快调查各地粮储情况,越快越好!”

徐丞相俯身应下。

“众卿可还有其他办法充盈粮仓,解决此次大难?”

懿成帝看着满堂文武官员,你瞧瞧我,我看看你,而后众人垂首恭敬的立于下首,议事殿内陷入一片沉静,也让懿成帝沉下肩膀,是满面无奈。

散朝后,懿成帝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御书房,桌上那副游园图此刻再没有兴致赏析,他知道如今事态的严重性,京城什么时候都是最后一道防线,若是连京中的百姓都吃不起粮食,那偏远小镇恐怕早已成了一片难民灾区。

致命的是,此前他竟丝毫不知。

懿成帝瘫坐在桌案前,心中沉重,他不敢想象此事若是不能够及时解决,后面将会发生多么可怕的后果,或许南唐会陷入大面积的饥荒当中,难民无数,遍地浮尸。

越是这般想,懿成帝越是不安,脸上的沟壑深沉,仿佛老了数十岁一般,懿成帝随即拿起桌上的奏折开始翻看,只是没看几眼,便沉痛叹气。

一旁的潘德福见状,连忙递上茶盏,笑眯眯的言说:“皇上,依老奴看,今日朝堂之事怪不得皇上,皆是下面的臣子办事不力,若是及时禀告,皇上怎会坐视不管,任凭事态发展至今日,况且说不定都是在夸大其词,皇上英勇神武,治国有方,老奴绝不相信有人敢忤逆皇上。”

懿成帝得了几句信任与称赞,方抬起头来,有丝不能辨识的疑虑道:“此事不是朕的疏忽?”

“自然不是!”潘德福信誓旦旦,安抚连连:“皇上向来为国为民,从不会枉顾百姓的性命,说不定便是那些匈奴派人潜入南唐动了粮储,有意想搅乱百姓的安逸和朝廷的局面,让皇上疑心朝臣,这极有可能,皇上定要明察啊。”

懿成帝闻言,眼眸一亮,点头说道:“你说的对,朕怎能把那些匈奴忘了,或许暗中的罪魁祸首,便是居心叵测的匈奴所为。潘德福,你速速去查明此事!”

潘德福捧着肚腩,眯着眼立即应下。

而此时的刘棹歌已经知道,上一世的局面这一世或许又将重演。

虽然苗家商队提前存了不少粮食,可若是举国百姓都无米可食,便是掏空苗家也救济不过,只能先就近保下京城的百姓们,待一月后北斯的五百石粮到了,南唐才能有救。

苗家有粮一事是众人都没想到的,不仅同行的商户们倾家荡产的想求着买粮,连名门贵族都低下高贵的头颅登门拜访,真真是斗米斗金,苗家当初捐给朝廷的几千两黄金于今日看来,属实不算什么,现下一袋米便能卖出千两。

不过苗家商队并不贪心,赚回本金后,不论是谁人上门都将其拒之门外,余下的粮食他们便在京城设立了几处免费的粥棚,让普通百姓都能吃到米,一时间苗家的慷慨解囊将百姓们感动的眼眶通红,谁人也不再说为商都乃小人行径,甚至不少百姓到粥棚领粥后,都自愿掏出银钱来换。

而苗家当家夫人近日却哭红了眼,终于在递牌子的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可以放行入宫面见公主。

刘棹歌便知道寻宓会来找她,只是没想到一同前来的,还有徐丞相。

安襄宫内,银蔻为两人奉上茶水,便听到徐丞相相问:“殿下,这位是?”

刘棹歌看着寻宓一双眼还有些红肿,心疼之余,抿唇解释道:“徐大人,寻宓曾是我身旁的宫女,现下是京城苗家商队的当家夫人。”

徐丞相闻言面色大惊,连忙站起身,对这寻宓微微躬身道:“原来您便是在京中设立粥棚救济百姓之人,如此广施恩泽,老臣实乃钦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