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重生黑心莲公主番外 > 24骇浪(第1页)

24骇浪(第1页)

徐窕在崖底搜寻了两日,始终没有看到任何标记和公主的身影,她隐隐觉得有些不妙,难道公主真的已经遇难,被湍急的河流冲到了下游尸骨无存吗?

徐窕对身后的禁军说:“附近有没有船可用?”

几个禁军面面相觑,连他们都有些想要放弃了,觉得公主定然是凶多吉少,可眼前的女子还在执着的寻人,原本是来看守徐窕的几个禁军,都看出了她想要寻得公主的决心,没有丝毫要落跑的举动,不论白天黑夜从未歇息,难以不令人动容。

其中一名禁军点头道:“只有一艘小船。”

徐窕眼神一亮:“走,划船渡河!”

船只的确比徐窕想象中的还要小一些,连顶棚都没有,只能乘下三四人,如此小的船只在汹涌的河水里极容易迷失方向,但徐窕没有犹豫,她只怕自己多顾虑一分,公主的性命便多一分危险。

徐窕只带了一个禁军上船,两人一左一右的波动船桨,顺流还好,逆流之时,要使上极大的臂力,才能让船只在河面上前行,徐窕劲瘦的手臂已是发红肿胀,她却没有说过停歇片刻,不断在河流两侧寻找蛛丝马迹。

大半日的时间已过,徐窕抬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渍,心中越发焦急,在夕阳西沉之际,终于看到了不远处的岩石上,系着一根白色的布条,徐窕大喜过望,手中划动的船桨更加用力,在靠近那块岩石时,果然发现岩石的后面还有一处山洞。

此时山洞内的刘棹歌和顾洺也听到了外面传来的声音,三日的时间还未到,定然不是季先生的人,顾洺立即拿起佩剑藏匿于暗处。

刘棹歌原本坐在火堆旁的身子也不禁向后挪移几分,警惕的看向洞口,毕竟六日的时间禁军没能寻到,就说明他们没想寻,而此刻来人,说不定便是潘德福派来替她收尸的。

直到看见背着□□一身污渍的徐窕跑进来时,刘棹歌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苍白的面色露出一抹欣慰的笑意,盈盈道:“徐姑娘。”

徐窕见到公主发丝凌乱,身上披着一件侍卫的外衫,瘦弱之躯靠坐在岩石旁,面容是不健康的白皙,唇色全无,本该狼狈不堪的模样,可公主面上的神色却是一如既往的恬静温柔,令她微微侧目,当即跪在地上叩首。

“臣女救驾来迟,望殿下恕罪。”

刘棹歌轻轻摇头抬手,徐窕急忙起身上前搀扶,握着手下柔软纤细的手腕,如粗枝大叶般的徐窕,都下意识的像是对待珍贵玉器一般,将公主轻柔扶起。

转过身,徐窕才看到站在暗处的顾洺,不禁后背一凉,方才她背对此地,没有丝毫察觉这处山洞里还有一个人,可见此人的武功是如何高强,至少是在自己之上。

几人乘上那艘小船,有顾洺在,自然接替了划船的任务,速度也比来时快了许多,一个时辰的功夫,夜幕降临之时,几人成功上岸。

公主得救一事,数个时辰便传到了皇上的营帐中。

懿成帝闻言大喜过望,不顾夜色已深,执意在外等候。

直到后半夜,懿成帝才看到不远处跑来的几人,于黑暗中引路的是徐窕,跟在她后面的是顾洺和几个禁军。

走近了才看到,顾洺还背着一个瘦弱不堪的女子。

一晚上的奔波,从崖底一路马不停蹄的上到栖山山顶,对于刘棹歌现下的身子是苦不堪言的折磨,在半山腰处便不得不弃马,身体再受不得任何颠簸,只能任人背负在背上才稍稍能喘口气,意识也已经有些涣散,刘棹歌咬紧舌尖,全凭着一股狠劲在努力相撑。

“阿钰!”

懿成帝立即上前,唤着刘棹歌的乳名。

听到耳边熟悉的声音,刘棹歌知道自己撑住了,她缓慢的从顾洺背后抬起头,浑身已经汗湿,额间的碎发紧紧贴附在鬓角,白皙的面色此刻泛着淡淡的青色,依然吸了口气,故作轻松的笑道:“父皇,阿钰在这。”

懿成帝何曾见到过刘棹歌这般狼狈的模样,急红了双眼,立即命令道:“快去宣随行的太医前来!”

刘棹歌入了主账,身子无力的靠坐在软榻上,身下舒适的绵软令她想要当即昏睡过去,可却始终抿紧唇角咬紧牙关,不肯让自己有丝毫的松懈,全部精力都在对抗着逐渐松散的神志。

甚至连一旁的顾洺侧目不解的打量着她,都没有发觉。

顾洺十分清楚,在山洞里几日的时间,原本就感染风寒一直未愈的刘棹歌,虽然有他寻来的草药暂时缓解,但她的身体也是一日比一日差,时至今日,刘棹歌的身体已经拖到极致,顾洺很是好奇,她到底为何得救后还要死死硬撑。

待短短一盏茶后,顾洺便明白了。

太医来时,帐中灯火通明,近乎所有人都聚集于此,连朝臣都侯于帐外,尽管此刻已是子时,可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安然入睡,纷纷等候太医的诊断结果。

号脉间,刘棹歌微微侧首,气若游丝道:“父皇,听闻阿钰失踪后,连累徐姑娘在囚车中数日,然此次能够得救,当要谢过徐姑娘,若非是她拼尽全力相救,恐怕阿钰便凶多吉少了。”

懿成帝闻言,连忙点头道:“阿钰莫担心,朕自然不会再为难徐丞相之女,今次营救有功当重重赏她!”

刘棹歌轻轻颔首,柔柔一笑,眉眼的忧虑却依然浓稠,她哀叹一声道:“有一事,阿钰还当同父皇言说。”

懿成帝见爱女拖着病体面露难色,当即说道:“阿钰有什么话,与朕直言便是。”

刘棹歌闻言,这才软声开口道:“困于崖底时,阿钰见到了两个禁军路过,呼救时那二人却视若无睹,而后急急离去,起初以为是父皇不愿派人来搭救阿钰,那时心如死灰,难过至极,险些心中郁结便要自刎于此。”

话音落下,帐内的顾洺和徐窕皆是一愣。

徐窕怔愣是因为不敢置信有禁军胆敢至公主的性命于不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