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仙与凡的诗 > 第一百〇一回 白龙伤愈报恩情 老伯施恩得回报(第1页)

第一百〇一回 白龙伤愈报恩情 老伯施恩得回报(第1页)

白龙见老伯每日外出采药天黑了才回家,回家后还要忙着做饭,很是辛苦,便于心不忍,想学习做饭,以减轻些老伯的负担。

他学着老伯的样子,坐在灶膛前,先点燃了一些干草,放进灶膛里,然后又拿了些干树枝,扔了进去。这一扔,却把刚点着的干草给压灭了。灶膛里立时冒出了浓烟,呛得他和老伯直咳嗽。

老伯赶忙走过来,拿了一根树枝当火棍,伸到灶膛里的树枝下面,把树枝挑起来,伏下身子,伸着头,向灶膛里用力吹气。“轰”的一下,刚才被压灭的柴草又重新燃烧起来,这一燃烧,立时没了烟。老伯仍用火棍挑着树枝在火焰上烧,待树枝燃烧着才放下来。老伯对白龙道:“孩子,刚点着柴草的时候,要先放细小的、好着的柴禾,要少放,这样才容易烧着,压不灭火。要是压灭了,就用火棍把他挑起来。等这些柴禾烧着了,再放大些的劈柴。放柴禾的时候,要让他虚烘起来,这样才好着,没有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要实在火要虚’的道理。”

白龙接过老伯手中的火棍,一边认真地听,一边仔细地照着老伯讲的去做。道:“大伯,真没想到,烧个火也有这么多的学问?”

老伯蹲在一旁,看着白龙烧火,道:“常言道,各行有各行的门道。无论做啥事,都有他的道道,不但做饭是这样,就是走路也是这样。”

白龙不以为然的道:“大伯,走路还能有什么学问?”

老伯道:“在山里走路不比山外,尤其是走夜路,那是大有门道的。啥样的路能走,啥样的路不能走,暂且不说。单就说正在走着路,突然觉得有两只手搭到了你的肩膀上,你会咋做?”

白龙不假思索的道:“那还需怎么做?回头看看是谁呗?”

老伯摇着手,郑重其事的道:“孩子,你错了。你不是山里人,不知道这山里的危险。山里人可不会这样。山里人走路,只要觉得有手搭在他肩上,他是绝不会回头看的。”

白龙不解的道:“那是为什么?”

老伯道:“孩子,俺告诉你,在山里走路,要是有手搭到了你肩上,首先是不要慌,千万别回头看,也不能停下来不走了,你要把稳脚步,继续往前走,同时运足力气,用一只手摁住搭在你肩上的那只手,同时再用另一只胳膊的胳膊肘,使劲地向自己背后一捣,并顺势扭身弯腰,抓着那手把背后的东西使劲地摔在你面前的地上,紧接着就照着他猛踢。”

白龙惊讶的道:“大伯,这样不把人家给弄死了?”

老伯道:“要的就是这结果。这样一阵猛踢,即使踢不死他,也得弄他个大半死。”

白龙疑惑的道:“大伯,为何对人家这样狠?非得要置人家于死地?”

老伯道:“孩子,山里人是不会在背后拍人肩膀的,只有那些走单的狼,他想袭击人时,又不敢正面攻击,因为那样他占不到便宜,所以,他就悄悄地跟在人的后面,趁人不留意,突然把他的前爪子搭在人的肩膀上,就是为了让你回头。当你回头看时,你的喉咙正好亮给了他,他就一口咬断你的喉咙,轻而易举地就把你给咬死了。所以说,在山里走路,尤其是走夜路时,手里要拉拉着个棍子,一是为了防身用,二是为了防止野狼在身后偷袭。”

白龙惊讶的道:“狼还有这诡计?”

老伯道:“狼狡猾得很。你要把狼打得一声不叫才好。不然,一旦狼嚎叫起来,就会招来麻烦。”

白龙又疑惑的道:“那还能有什么麻烦?他已被打得半死,也伤不着人了,还有何可害怕的?”

老伯道:“孩子,你不明白,一旦这狼嚎叫起来,千万不能再和他纠缠,要赶快逃走。因为狼的嚎叫很快就会招来群狼,一旦狼群来了,他们又看到自己的同类受了伤,非得把你咬死不可。即使你这次侥幸逃掉了,那你这一辈子都要提心吊胆了,因为狼会记恨你,会找你报仇的。”

老伯的话说得白龙心惊胆战,不由的道:“狼这么可怕呀!”

老伯道:“那可不?狼不仅会记仇,而且最凶狠。如果结成群,就是猎人也不敢招惹他们。要不人们就说,‘猛虎不敌群狼’了?一旦被群狼围住,不管啥猛兽多半是没的活了。”

说话间,锅里冒出了热气,白龙道:“大伯,水开了。”

白龙虽然不再往灶膛里添柴,但灶膛里原有的劈柴还在燃烧,火烧得还是挺旺,锅里的热气呼呼地直往外冒。老伯要过白龙手中的火棍,一边敲打着灶膛里燃烧正旺的劈柴,一边道:“锅开了,火就不能这么大了,要不,既浪费柴火,又容易把水熬干,干粮还不熟就烙糊了。要是火再大,就把劈柴掏出来些,火不就小了?就像你们读书人讲的‘釜底抽薪’,是不是?”

白龙听了,从心里佩服,称赞道:“大伯,您的学识真广。”

老伯不好意思的道:“俺都没上过学堂,能有啥学识?只是活的岁数大了,听别人讲的多,也经世的事情多了罢了。老人不是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吗?说的就是这个理。”

老伯掀开锅盖,用铲子把贴的玉米面饼子一个个地铲出来,盛到小筐子里,然后端来已经和好的半碗玉米面面糊,用勺子再搅匀了,倒进正沸腾的锅里,再用勺子轻轻地搅了搅锅。道:“做这糊涂,要先把面和开,不能有生面疙瘩,要趁锅开着时下,接着搅开,要不,就做成了疙瘩,也会糊锅;水不开时不能下面,要不做出来的糊涂不粘糊,那样不好喝。”

白龙边仔细地听老伯讲,边认真地看老伯示范,并一一记在心里。

灶膛里的火旺,转眼功夫锅里的糊涂就开了。老伯高兴的道:“孩子,今儿你功劳不小,能做饭了。快压上火,吃饭了。”

白龙受到老伯的夸赞,又觉得基本上学会了做饭,能为大伯分担些家务了,心里美滋滋的。

自此后,老伯每日采药回来,不用再自己辛苦做饭了,白龙已经把饭做好,只等他回来吃。近二十年来,老伯孤苦伶仃一人,所有事情都得他亲力亲为。一顿不烧火,就要吃冷饭。现在不同了,回到家来,能吃上热饭了,老伯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日月如梭,转眼间又过去了一月。白龙拄着拐棍已能到处行走。他见老伯日日采药早出晚归,异常辛苦,便要跟着老伯去采药,当个帮手,以减轻点老伯的负担。老伯道:“孩子,你腿刚长好,还不能受累。常言道:伤筋动骨一百天。你就在家再养一段时间吧,免得落下残疾。”

白龙无奈,只好留在家中,可又过意不去,便拄着拐棍,到附近的树林里去捡些干柴,采些木耳等什么的。只干了一天,到了晚上,就感到腿伤处胀疼。老伯一边用热盐水给他泡脚、敷腿,一边心疼地埋怨道:“你这孩子就是不听话,看又肿得厉害了吧?伤筋动骨一百天,这是自祖辈人传下来的经验,你却不听,看应了那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老话了吧。老辈人传下来的东西,都是有道理的,你们年轻人不要不当回事。”

白龙一边虚心地听着,一边点头应承。

冬天到了,一场大雪把山里装扮成了银色。到处是厚厚的积雪。老伯和白龙打扫完屋前的积雪,又清扫家外面的山路。直累得白龙气喘吁吁,头上冒着腾腾的热气。

白龙见堆了几堆的雪,便用铁锨将成堆的白雪堆成一个雪人,又从屋里拿来两块小木炭和一个小红辣椒,分别当作雪人的眼睛和鼻子。一个乌黑眼镜、红鼻子,胖墩墩的雪人就堆成了。

这雪人胖乎乎的,十分憨厚可爱。老伯见了高兴的道:“好、好,咱家又添人进口了。”稍一沉思,又道:“孩子,你再堆个女的,堆俊点,明年好给你找个俊媳妇。”

白龙听了陈老伯这般说,又想起了桃花仙子。想起他们在洛阳城的美好瞬间,期盼着能早日再见到她。于是,便依照桃花仙子的模样,认认真真地雕塑起雪人来。两手冻得通红他也不觉得冷。经过一番认真仔细地雕塑,一个如真人一般大小,亭亭玉立,栩栩如生,貌若天仙的雪人呈现在面前。白龙认真端详,仔细欣赏着,脸上洋溢着无比幸福的笑容。他如痴如醉,仿佛桃花仙子就站在他面前。

老伯看着白龙堆的雪人,禁不住赞叹道:“孩子,你还有这手艺?把雪人做的和真人一样?这么俊?但愿明年能给你找到一个像她一样俊的姑娘。”说完,哈哈大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