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仙与凡的诗 > 第八十八回 唐玄奘取经归国 武媚娘心生淫意(第1页)

第八十八回 唐玄奘取经归国 武媚娘心生淫意(第1页)

话说牡丹仙子打探唐僧之事,菩萨听了,以为她还对唐僧有□□之想,面有愠怒之色,严厉的道:“仙子,你已升仙入了天宫,怎还不忘俗世情缘?”

牡丹仙子忙道:“尊神息怒,仙子自得了尊神超度,便绝了□□之心。今日之所以向尊神打探唐玄奘讯息,只是因为前日仙子见那孙悟空来去匆匆,又讲他师父被困之语。仙子不知发生了何事,更不知唐玄奘安危与否,于是放心不下。仙子只是关心他安危,绝无半点往昔那□□之妄想。请尊神明鉴。”

菩萨听了牡丹仙子如此讲,便放下心来。道:“仙子能忘却儿女情长、一己之爱,本尊甚为欣慰。若日后再能做到博爱与人,就更好了。”

牡丹仙子道:“仙子定会遵从尊神教诲,抛弃俗念,潜心修行。”

菩萨欣慰的道:“如此甚好。”又道:“你也无需牵挂那唐僧,他们师徒正在取经路上,虽然经历了千难万险,但总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现在他们已经快到西天极乐佛国了。”

牡丹仙子惊讶的道:“自女儿国到那西天,遥遥万里,又路途艰难,他们师徒怎走得这么快?”

菩萨道:“仙子忘了?天宫一日,人间一年。你来天宫虽然只有区区数日,可是那人间,却过去了几个春秋。自他们师徒辞别你女儿国,也有七八年之久了,怎的还能到不了西天?”

牡丹仙子惊诧的道:“原来人间过了这么久啊?!”她得知唐僧一路无恙,就要到达西天了,心里顿觉坦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情不自禁的道:“谢天谢地,总算要平安到达了……”说着,眼里充满了兴奋的泪花。

牡丹仙子抬眼见菩萨看着她,以为菩萨又在责备她尘缘不绝,赶忙施礼道:“仙子错了,仙子自今日便可了却尘缘了。”

菩萨看着牡丹仙子那至真至爱的样子,一种爱怜之情油然而生,哪里还忍心责罚?菩萨忽然想起自己的前世,也和她一样,那种思恋之情,是何等的刻骨铭心啊!直至皈依佛门后很长时间,才彻底的忘却了那段记忆。于是,语重心长的道:“仙子切记,往事难忘,但却不可迷了心智。皈依了我佛,就应遵从戒律,不可违背。要放阔眼界与胸怀,将昔日对一人一物的爱恋,演化成对普罗众生的眷顾;对一事一情的怀念,转化成对万事万物的垂怜。唯有如此,才能忘却私欲,宽大胸怀,博爱众生,才不负我佛之期望。”

牡丹仙子道:“仙子谨遵尊神教诲,铭记戒规,摒弃私情,博爱众生,不负尊神栽培。”

菩萨道:“仙子能如此明大礼,识大体,绝尘念,本尊自当安然。你虽已为仙,但修行无限,还望仙子潜心修行才是。”说完,驱动五彩祥云而去。

牡丹仙子施礼恭送,直至不见了菩萨仙踪。

菩萨走后,牡丹仙子又想起唐僧的事来,心想:御弟哥哥只去西天就走了这么多年,历经那么多艰难,再从西天回到大唐国,不又要吃二遍苦,遭二茬罪?经此一想,不禁又为唐僧担起心来。止不住在心里暗暗地为他祈祷。

再说唐僧,师徒四人,晓行夜宿,跋山涉水,一路西行。这取经路上自然是遇到了不少妖魔精怪,经历了千难万险。他们九死一生,终于来到了西天佛国。你看那西天佛国:紫气升腾,祥云缥缈。大小佛寺,诵经之声如雷贯耳;街头巷尾,莺歌燕舞延绵不绝。好一派歌舞升平大同世界,真一个阿弥陀佛极乐佛国。虽然景色美好,歌舞喧嚣,但是,唐僧师徒不敢停留,他们要尽快赶到大雷音寺,取到佛国真经。

唐僧师徒又行不日,便来到大雷音寺。唐僧吩咐徒弟们在寺外等候,万不可莽撞闯了祸乱。自己换上锦襕异宝袈裟,手持锡杖,独自一人,走进雷音寺里,谒见如来佛祖。

如来佛祖见唐僧不畏路途艰险,来到西天,甚是欣慰;又见他历经磨难,功德圆满,修成正果,随赐唐僧不老金身。然后又命阿傩、伽叶二位尊者,带唐僧师徒去藏经库取经书。

唐僧得了金身,便脱离了肉身凡骨,顿觉身轻如燕。他已是:长生不老仙人身,酆都阎罗不敢唤。已列入仙班矣。

唐僧见经书有几大箱子,免不了要搬搬抬抬,怕损毁了锦襕异宝袈裟,便不敢再穿。可大唐国皇帝所赐的五彩织金袈裟也是宝物,而且回到大唐国拜见大唐皇帝陛下时还要再穿,也不敢弄脏,便从行囊中取出一件旧袈裟换上。哪曾想,这件袈裟竟然是藏有女儿国女王书信的那件袈裟。放了好几年了,唐僧也把这事给忘了。也许是天意如此,也许是注定唐僧要为此付出代价。

翌日晨,唐僧准备回东土大唐,来到雷音寺向如来佛祖辞行。见如来佛祖正在殿内讲晨课,不敢打扰,便于殿外玉阶上跪拜谢恩。

唐僧叩拜完,与徒弟们驾起云朵,直向大唐国驶去。

如来佛祖讲完晨课,走出大殿,来送别唐僧,并有几句箴言要送与他。见唐僧师徒已经走远,只好作罢。刚要转身回殿里,却见有一缕俗气才唐僧袈裟袖袋里飘散出来。如来佛祖定察世之金睛,再仔细看,只见唐僧袈裟袖袋里藏着一封凡间情书。于是,甚是气愤。便唤来菩萨,问是怎么回事。

菩萨回答到:“回禀佛祖,此信乃女儿国女王牡丹姑娘所赠。”

如来佛祖道:“这金童子,自幼入我佛门,潜心习佛,造诣颇深,功德已圆满,修成不老金身,如何还贪恋这淫邪之物?莫不是他六根不净,俗缘未了?”

菩萨闻听,知道佛祖已生责罚之意,忙为唐僧说情,道:“启禀佛祖,唐僧来我西天佛国取经,途经女儿国,其女王牡丹姑娘,一见钟情,以身相许,迫使唐僧入了洞房。那女王百般娇媚,万般缠绵,但唐僧始终坚守佛规,心无旁骛,守身如玉。牡丹姑娘见唐僧自持不从,只好作罢,放唐僧师徒西去。但其却钟情不移,痴心不渝,于是写了一封书信,表达爱恋之情。唐僧感念牡丹姑娘之情义,未将此信焚毁,藏于袈裟袖袋中,放进行李担内,已置多年,未曾再看,恐早已将此事忘记。今日唐僧东去回大唐,因怕路途劳顿,脏损了锦襕异宝袈裟,而不敢穿,随找出了原来的旧袈裟换上,因此,被佛祖视得。”菩萨感念牡丹姑娘对唐僧一片真情,而唐僧又未做出违戒违规之事,便也有意为唐僧开脱。

如来佛祖听了,已不似刚才那样气愤,道:“既入我佛,就需静心,不得有俗念凡想。既得金身,还留存俗物,定当惩戒。”

菩萨道:“是。”

如来佛祖道:“尊者速速追去,告诫金童子,身藏俗物,凡心不净,必当惩处。给他再加一难:祛其俗物,涤其灵魂,纯净佛心。若再生俗念,定当严惩不贷。”转而又问菩萨道:“金童子这取经路上,经历了多少次磨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