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黑莲花洗白快穿 > 民怨(第1页)

民怨(第1页)

命案就发生在鹤望楼,谢家自然要避嫌,而谢家独子谢明澈还在大理寺做官,因此大理寺也要回避,有可能连带着太子和刑部都不好沾手。

如此一来,京中负责查办讼狱的,便只剩下京兆府一家了。

这个案子,想来皇帝也会很重视。毕竟萧承祐是他刚刚册封的太子,就有人来了这么一手,妄图通过谢家给太子泼脏水,只怕也会惹得皇帝不悦。

只是不知,他们会选择大事化小、息事宁人,还是绝不姑息、一查到底。

·

果然,鹤望楼出事的消息传得很快,而皇帝与太子的反应也很快。

萧懿龄正在聆音阁,听桐月和几个乐伎弹奏新谱的曲子,便看到赵云袖进来通传。

“殿下,圣旨到了。”

萧懿龄直到接完旨,也没想明白,这案子怎么就到了自己手里。

倒不是不愿意接这个案子,相反,她对这个案子还颇有兴趣。

只是,外面还有京兆府,皇帝手中还有行踪如诡、洞察如电的昭肃君可用。反观自己,虽然身负宣德使之职,但她以往与太子交好的事,皇帝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他就不怕自己有失偏颇吗?

还是说,他信不过太子,将案子移交过来就是想让自己帮太子遮掩一二?

“这可不像是父亲。”萧懿龄闭眼晃了晃脑袋,将那不足为人道的想法摇出去。

如果真的想偏袒太子,又何必将那个柴御史也指过来呢?

没错,就是上次在宣政殿上同李自昌对质时,口口声声道荣惠公主一介女子,不该站在朝堂上的那位御史台侍御史,柴绪。

萧懿龄想起此事便头疼。

上次回来,她便让韩沉打听过,这位柴御史是出了名的又臭又硬,递折子+弹劾朝臣时,从不和御史台的上官与同僚商量,所以其他人都不喜欢他。

柴御史也因此吃过不少暗亏,但仍旧我行我素。偏偏皇帝觉得,朝堂中该有个这样的人,是以每每有什么颇具争议的大案,都会指柴御史从旁监督。

这次的奚世涓案也是如此。

萧懿龄对柴御史本人倒是没什么意见。可耐不住这个柴绪,无论如何就是反对皇帝给萧懿龄授官,使其参政。听说他还因为此事,参过礼部尚书费潜一本,因为他没有规劝皇帝。

至于皇帝指派柴绪参与此案的原因,也很明显。

御史柴绪与荣惠公主不对付,经过上次宣政殿那一遭,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了。所以,本案指派荣惠公主负责查办,御史柴绪协同,便是对萧懿龄形成一股制约的力量。

而圣旨中提到的另外两人,京兆府尹章筠作为主审官,通晓讼狱、熟悉流程与京中市井之间的情况,可以弥补萧懿龄所不知道的地方;新科状元、皇帝近臣、刚刚上任两个月的起居郎贺琤,则是担任皇帝耳目,负责将案件的进展随时上奏给皇帝。

至此,便是皇帝钦点的,负责调查审理奚世涓案的全部人选。

·

这四人中,京兆尹章筠,萧懿龄曾在不思归大火那晚见过,当时这位章府尹还卖了个好,将那封通风报信的书信和箭支交给她,萧懿龄依次才能将不思归大火同鲁国公真正联系起来。

而柴御史,虽说是他单方面积怨已深,但二人也只是在宣政殿上有过一面之缘而已。

至于新科状元贺琤,萧懿龄还从未见过。

上次同礼部尚书费潜交谈时,他还曾提到过,状元郎出身不凡,乃是平阳郡王独子。

这个平阳郡王,祖辈也曾是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的大将,当年封了亲王,传到这一代便只剩个郡王的爵位。

本以为这一门会就此衰落,却有贺琤才华出众,考中了状元。如今担任起居郎,除却皇帝去后宫的时间,平日里皇帝的一言一行,与诸臣工的谈话问答,都要由起居郎详细记录,以备修史之用。可以说,起居郎是皇帝身边的最亲近信任的臣子。

要做帝王近臣,尤其是萧氏皇帝跟前的近臣,才华自不必说,相貌也是不能差的。不说要多玉树临风貌比潘安,起码也得是眉清目秀一表人才。

贺琤显然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标准了。

·

萧懿龄与章府尹、柴御史,还有贺琤第一次碰面,是在京兆府。

萧懿龄办案时,穿的都是方便活动的窄袖胡服,头发束成一个简单的螺髻,戴一根素白玉簪。若不是腰间还有佩有宣德使鱼符,旁人恐怕以为京兆府什么时候来了个女巡捕。

萧懿龄出门的时候,特意提前了两刻钟,去鹤望楼附近转了一圈,到达京兆府的时候刚好是约定的时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