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黑莲花洗白快穿 > 星汉(第1页)

星汉(第1页)

“五娘,该启程了。”萧承禃的声音传来,打断了二人的对视。

“来了。”

萧懿龄起身朝马车走去。走了几步又回头,把那只草编蚂蚱从顾定安手中抽走,这才回去上了马车。

·

正祭当日。

今年并不是长公主忌辰的整数年,所以并未大办。

祭祀仪式共持续三日。

首日曰正祭,需要上香、诵读祭文、献饭羹茶帛、献胙肉馔盒、焚祭文、辞福叩拜等步骤。

至于后面两日,则有高僧为长公主诵经祈福。

祭文由弘文院的博士撰写,礼部送交皇帝审阅后,再由萧懿龄在祭典上诵读。读毕,萧承禃上前宣旨,萧懿龄正式接过宣德使一职。

最后,众人一同跪拜镇国长公主灵位。

整个祭祀仪式持续了三四个时辰,待回到太平镇的下榻处,萧懿龄早已累得腰酸背痛,脚步虚浮。

赵云袖替她除下层层厚重祭服后,萧懿龄便直接毫无仪态地歪倒在床上。

文杏提着食盒从外面进来,欢快地道:“殿下!我听说太平镇的居民都在准备,今儿晚上在河边,放灯祈福呢,街上热闹极了。”

“放灯?”

“嗯嗯!”文杏摆好饭菜,凑到萧懿龄身边,圆圆的大眼睛闪着光,“殿下,咱们要不要也去放一个啊?”

萧懿龄不解:“明天才是上巳节,怎么今日就开始放灯祈福了?”

赵云袖在一旁整理祭服,听到她们的话,笑道:“殿下不知,这太平镇的先辈,早前战乱时就曾被镇国长公主救过。后来长公主墓落在这附近,镇民们便自发为长公主守墓,几代过去,已成当地习俗。祈福放灯,也是为了纪念长公主。”

“原来如此。”萧懿龄点头,“只是今日实在是累得狠了,你们去玩儿吧,我就不去了。”

赵云袖、文杏称是。

这二人以往接触并不多,年龄差了七八岁,职位不同,级别不同,连性格也不同。

可自从赵云袖到了公主府,便与文杏迅速熟悉起来,如今不过半月,已经俨然情同姐妹,让萧懿龄十分惊奇。

用过晚膳,她便放了下人们都去热闹,只有两个不喜欢出去玩的小丫鬟,留在客栈。

萧懿龄合衣歪在美人榻上。

两条街外,人们在河边举行祈福庆典的乐声,远远地飘过来,飘进二楼的房间中。远处的热闹和房中的寂静相衬,惹得她心中,竟无端生出一丝孤寂怅惘。

萧懿龄心随意动,起身取了件外衫披上,开门走到二楼的小露台,倚上栏杆,遥望着远处华灯初上,人影幢幢。

晚风微凉,轻轻拂动着萧懿龄的衣袖裙摆,河边点点烛光,如明星升起,是人们放起了祈福的孔明灯。

“殿下,我听赵娘子说您没去放灯,原来您在这儿。”

萧懿龄回头,就看见顾定安站在走廊上,手里提着两只孔明灯,正歪头看着她。他神色放松,眼中闪烁的微光如同星辰。

“找我有事吗?”萧懿龄问。

顾定安笑了笑,几步走上前来,道:“我来陪殿下放灯啊。”

说着,他一手提孔明灯,一手从蹀躞带上摘下一个铜制小盒,打开是一支笔和一小块墨。他将小盒递到了萧懿龄面前。

萧懿龄接过笔和灯时,还有些不明所以。

顾定安解释道:“放孔明灯祈福,可以在灯上写上想要实现的愿望。这样长公主看到,就会在天上帮助你完成心愿的。”

萧懿龄了然,提笔在纸灯上写下“海晏河清”四个字。

顾定安看到,却笑道:“您就没有‘自私’一点的愿望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